摆渡人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摆渡人》的序语中这样写道。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写的一部灵魂治愈系小说,该书自2013年发行以来,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成为当代不可多得的温情巨著。因其多重空间叙事、人性告白魅力的探源、精巧的艺术构思,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被读者认为是一部令灵魂颤栗的心灵治愈小说。
英国的《卫报》曾经评价它是“一本教会你如何去爱的伟大作品,是《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综合体,具有史诗般的质感,惊心动魄。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
小说讲述了一个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一片狼藉的世界: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捉弄,在家里被母亲漠视,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生活痛苦绝望时,她决定乘火车去探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结果在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
意外“死亡”的迪伦,遇见了自己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二人互相搀扶着一路抵御各种袭击他们的恶魔,穿越了凶险无比的荒原。崔斯坦的出现,让迪伦懂得了爱的真谛,也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归宿,最后两个人有惊无险地返回人世,并在人间相遇。
《摆渡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迪伦的心态和思想上的成长经历了质的变化与飞跃,从怯懦到勇敢,从缺爱到有爱,在这一经过中迪伦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寻求到社会存在的意义。以弗洛伊德的结构模型“人格结构三元说”来看迪伦由生到死再到生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不断变换成长的过程。
01.迪伦的“本我”实现,折射了一个人最为原始的生活需求
所谓“本我”,就是那个“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层,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执行着快乐至上的原则,怎么快乐就怎么做,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寻求即刻的需求。
初期的迪伦是一种不成熟的、糟糕的状态,精神上和思想上都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她总是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敌意”,无法融入学校,不能与同学之间和平相处;无法与单亲母亲沟通,不能很好得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友情和亲情。
这个阶段的迪伦,处于青春期,而这个年龄正好是纯真世界与复杂社会慢慢产生摩擦的一个阶段,不愿主动融入学校的和家庭。逐渐远离周围的世界,蜷缩进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开始探索自己和成人的世界、活着的意义、明天在哪里、爱在哪里、自己是谁这样的成长困惑,努力挣扎着想要破壳而出。
作为一个仅十五岁的小女孩,迪伦的世界就好像一张无情的网,网线密而有力,紧紧地束缚住她的灵魂,她孤立无援,厌倦与痛恨这些命令。终于她开始有勇气逃学,反抗母亲,逃避她所厌恶的一切,此刻她不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想要立即满足自己见到父亲的个人需要。此时“本我”终于崭露头角。
迪伦的本我在寻找什么呢?她十余年来缺少的是什么呢?是爱。她想要生活中给她带来温暖、安全感和生活勇气的爱的滋养。“本我”是人格结构中原始的部分,最直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其组成部分。“本我”的需求更多的折射了一个人最为原始的生活需求。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这种"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迪伦初始的状态正是本我的状态,灵魂成长中也处于一种空白期。
02.迪伦的“自我”,学会了坚强面对死亡、接受现实与遵循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和现实世界相联系,遵循着现实原则。“自我”是用来约束“本我”的,是人类特有的自我探寻的开始。自我的目的是阻止本我的冲动,在考虑现实情境的情况下满足个人需求。
火车上的交通事故使迪伦成为唯一一位不幸的人,她瞬间陷入了死寂和黑暗,挣扎着醒来的她不知道自己已然死去,艰难地爬出火车。此时迪伦看到了一个人,也就是那个要带她到另一个世界的人,不过这次带走的是她的灵魂,这个人就是迪伦的摆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作为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迪伦是小心翼翼的,她并不知道崔斯坦的身份,却没有违逆他的意思,尽管心中有各种疑问,也不敢表现出来,此时的迪伦,开始被“自我”束缚。
经过了漫无边际的荒原跋涉,寻找一个又一个安全屋,躲过一次又一次的魔鬼追击。在崔斯坦的耐心帮助和保护中,迪伦慢慢学会接受现实,勇敢地接受了自己并不是火车上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的罹难者,此刻的她已经死亡,这一路奔波是为了送她到达天堂,送她的崔斯坦正是她的摆渡人。
面对死亡,她没有预想中的痛苦宣泄,只是很冷静地点点头,轻叹一声,淡然一笑。这个被“自我”约束的少女,一如既往地默默接受,似乎看不出什么悲伤,甚至连一丝丝恐惧都没有,仍然按部就班拖着自己疲惫的身体继续跟着崔斯坦走。此刻“自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真正将“自我”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是当迪伦爱上崔斯坦开始。爱上崔斯坦的迪伦并没有不顾一切、不讲方法的疯狂执著于爱情,而是恪守荒原的一切规则,拼尽气力与智慧,努力地回到了崔斯坦的身边,有目的、有计划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
“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自我”是迪伦后天形成的,是她对自身和社会理性的认识。自我让迪伦正视现实,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接受现实与遵循原则,同时压抑了“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
03.迪伦实现人生的“超我”价值,把握自己的命运并摆渡他人的人生
弗洛伊德说,超我是一种自我评判的态度!它要比“自我”更具有权威性,就像约束“本我”冲动的“道德、司法部门”!
“超我”处于最高层次,它代表道德方面的需求,也由“道德原则”来支配,它不再关注快乐和现实,而是一味地追求完美。
迪伦在崔斯坦的保护下终于到达“家”——天堂,传说中最美丽的地方。崔斯坦走后,迪伦对他的想念疯长,而此时“超我”正大光明地“站”了出来,迪伦终于开始正视“超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对崔斯坦的爱。对她而言没有崔斯坦陪伴的天堂只不过是一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而已。
可是,如果没有崔斯坦的保护再次回到荒原,她很可能会彻底的魂飞魄散。但此刻她只想满足“超我”,想为自己的爱活一次。她不再向往天堂的美好,而是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她渴望崔斯坦的微笑、陪伴与爱。
迪伦不顾自己的灵魂会魂飞魄散的危险,不顾有可能会永远进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依然从天堂回到荒原寻找崔斯坦。她历经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与崔斯坦在荒原再次相遇。处于“超我”阶段的迪伦,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目标明确、更加清楚自己的渴望,她完全找回了自我。
找到崔斯坦后,二人终于决定要再次穿过灵魂的荒原,回到此岸时,崔斯坦的信心是不足的,相比于迪伦的勇敢,此时的崔斯坦却显得怯懦,犹豫。于是迪伦充当了崔斯坦的摆渡人,用人性所拥有的爱把他摆渡到人间。她打破了上帝规定的一切清规戒律,勇敢地挑战一切不可能!对爱的坚信、必胜的信念、乐观的态度、不顾一切的精神让一切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这种由被摆渡到返摆渡的过程,见证了迪伦在心智上的更高层次的超越,“超我”的迪伦不断鼓励着崔斯坦打破规则,勇敢挑战未知的空间。这时候迪伦强大的超我再也不允许本我和自我过分地掌控人格。
如果将本我概括为"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爱情的力量,使迪伦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使她战胜了“本我”的限制,战胜了“自我”的自我放纵,充分发挥了“超我”的调节作用,使这三种力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对立,达到完美的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