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现实 未来旅行·在路上国学与传统文化

三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三个人

2019-06-01  本文已影响255人  爆燃花雕

三国 是一个百聊不厌的话题,别说中国人了,连东南亚特别是日本人,都对三国文化相当的痴迷。不同于古代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三国时期是一个特殊而又精彩的时期,英雄辈出,大大小小的经典战役,人物命运的轮转,历史节点的推进,让人无限神往。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最有趣的时期就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历经秦朝、西汉、东汉,然后到三国结束,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趣的一段了。而三国时期尤为特别,承上启下的一个混乱的时代。

谈到三国,如果你还觉得诸葛亮打仗很厉害,不知道其实并没有空城计,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周瑜一点也不心胸狭隘,并不是人人都怕吕布的话,说明你对三国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得补补课了,千万别把小说当历史来看。

真正的三国史,其精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演义,某些细节给人的震撼远超罗贯中的再创作。

不论演义还是正史,曹操是三国第一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我要说的是,在本人心目中,三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三位人物。


第一个人是 贾诩。

“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这是曹操对贾诩的评价。

一开始,贾诩是在董卓帐下,他早就看清了这人的军阀本质,所以他没有给董卓出过什么计策,仅仅是当一位食客。在盟军讨伐董卓击破长安的时候,贾诩劝说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为的是自保,因为当时王允在清剿曾今依附过董卓的人,虽然贾诩没有给董卓献过计,但肯定也会被王允追杀。就是这么一个反攻长安的建议,让贾诩打开了三国历史的大幕。

夺回长安,安排好各方势力以后,贾诩投靠了段煨。段煨手下的人都很敬服贾诩,段煨心里很怕贾诩取代自己的位置,但表面上还是对贾诩很客气,贾诩看出来以后,心里有些不安,所以决定投奔张绣。临行之际,有人问他为什么段煨对他这么好,他还要离去?贾诩是这样回答的:“段煨生性多疑,现正在猜忌我。虽然他给我的待遇优厚,但时间长了我一定会被他所害,这次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指望我去连结外援,所以肯定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接纳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结果确实如他所料。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贾诩是一个善于洞悉人性的人。

而张绣这个人本身就很厉害,有了贾诩辅佐,在反叛曹操的时候,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其后在得知袁绍准备偷袭许昌,曹操撤军的时候,第一次追击被曹操击败的情况下,采纳了贾诩的建议,进行第二次追击,击败了曹操撤退的部队。

官渡之战前夕,贾诩让张绣投奔曹操,并指出了三个原因: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正义之师;曹操兵力较弱,愿意拉拢更多的盟友;曹操心怀天下,很大程度上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奔了曹操,曹操果然很高兴,封贾诩为都亭侯,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由此可见曹操的胸怀有多大。。)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每次论功行赏,张绣得到的封赏都远远超过其他人,当时的中国由于连年战乱,十户人家只剩得下一户,张绣的食邑是二千户,要知道,连跟随曹操时间最久的夏侯兄弟的食邑都没超过一千户,可以想见张绣当时在曹操军中的地位。

赤壁之战时,贾诩和已经去世的郭嘉意见一致,劝说曹操应该屯田养兵,则东吴可以不攻自破。但曹操这个时候已经看到了能统一中国的希望,所以没有听从贾诩的劝说,以致兵败。这件事也让贾诩明白了,虽然曹操在很多事情上都找自己商量,可内心深处对自己还是有一种隔阂的,比起其他四位谋士,自己仍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腹重臣。

渭南之战,献计离间韩遂、马超,帮助曹操平定关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找贾诩商量立太子的事情,贾诩听完以后抬头两眼看天,一直不说话。曹操着急了,就说我在和你说话呢,贾诩才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情。当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即位以后,为报答贾诩,封爵魏寿乡候,官拜太尉(三军总司令)。

贾诩一生为人低调,不私下和人结交,自己的子女婚配也不攀附权贵,曹操父子一直都很敬重他。当时他们这个圈子里,在谈论天下智谋之士时,大家意见高度一致,都很推崇贾诩。贾诩得以安享晚年,活到77岁去世。

易中天先生认为,贾诩是三国里最有智慧的人。而本人也认为,从洞悉人性,展现出的军事才能,政治博弈以及圆满人生的角度来考量,贾诩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第二个人是 张辽。

张辽出生在并州雁门郡马邑县,这个地方位于汉朝的北方边陲。

离塞外非常近,当时塞外的胡人发展的非常强盛,张辽所在的雁门郡经常受到他们的烧杀抢掠,因此,张辽从小就经历了大量的边疆战乱,少年时就成为了当地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继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因为张辽武力过人,把他招为从事,派他带领部队去接受大将军何进的调遣。何进让张辽去河北招募士兵,在此期间,何进被宦官发动政变所杀,等张辽带着招募的一千多人回来的时候,董卓已经控制了政权,作为大将军何进的直属部下,只能统兵从属于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就跟随吕布,任骑都尉(略低于将军的官职)。后来就一直四处辗转,在兖州和曹操打完仗以后,就去了徐州。建安二年(197年),朝廷任命张辽为鲁国的国相,当时他二十八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辽在职业生涯初期,做的都是管理方面的文职工作,也就是说,张辽具备治理一个地区的能力。虽然他跟着吕布,但是他一直都是以北地太守或鲁相的名义,在部队里保持着自己独立的地位,和吕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后来曹操打败吕布,命运的安排,让张辽归顺了能够追随一生的人。

在张辽之前待过的军事集团里,张辽怎么看都是一个另类。因为他是非分明,不会去做他认为不该做的事情。带领军队也是纪律严明,管理一个地方喜欢深入基层,体恤民情,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在曹操眼里,张辽和普通的将领不一样。

建安6年(201年),张辽和夏侯渊围攻昌豨于东海郡,历时数月,粮草快要用完了,大家都觉得应该撤军。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这些天每当我巡视的时候,昌豨就两眼盯着我看,而且他们的士兵发射的弓箭日渐减少,这种迹象肯定是因为昌豨心怀犹豫,所以没有力战,我想试着劝降他。“之后昌豨果真愿意投降,张辽一个人跟随昌豨到了他的家里,还拜候了他的家人,昌豨看到张辽是这么坦诚且有胆识的人,也就真的归顺了曹操。后来曹操让昌豨重新回到东海郡,随后就责备张辽:”只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回答曹操:”凭着主公明达于四海的威信,我拿着圣旨,昌豨肯定是不敢害我的,所以我才敢去啊。“(这马屁拍的)

可以看出,张辽对战局形势的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胆识且待人坦诚,情商非常高,采取行动之前能够充分考虑事态的变数。

中后期张辽在做好治理工作的同时,也肩负起了身为一名武将的职责,率领军队为曹操南征北战。那他的战力究竟如何呢?

张辽的巅峰之战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守卫战。曹操离开合肥准备西征张鲁,带走了全数主力,只留给屯驻合肥的张辽、乐进和李典七千余人的部队。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虽然张辽给众将士作了形势分析,但是大部分将士还是不敢接战的。

于是,当天晚上,张辽召集了敢出城应战的精锐将士八百人,宰了牛,让大家吃饱了准备应战。

第二天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自己身先士卒杀入敌阵,将士们也是纷纷跟随。在他率军杀入东吴的中军营垒之前,张辽自己就已经斩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兵和两名东吴将领。张辽一边朝东吴的士兵吼道:”我就是张辽!“一边拼杀,直至东吴的中军营地,然后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大旗下面,孙权身边的将士因为惊慌失措而不知道如何应对,众人被吓得跑到了一座小山丘上。经过观察,孙权发现张辽率领的士兵其实非常少,就指挥军队将张辽的部队包围住。张辽在第一次杀出重围的时候,听到没有突围的士兵在向自己求救,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再次杀入敌阵,救出被围困的士兵。这一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东吴军队的士气被张辽重挫,孙权军队望风披靡,没有人敢抵挡张辽。

成功撤回到城防以后,专心进行守备,其余将士的内心才安定下来,李典、乐进及其余士卒都对张辽表示叹服。

经此一役,张辽以八百将士战胜孙权十万大军,这种打法自古从所未见,合肥城内军心稳固。反观孙权的军队,围攻合肥十多天了也没能攻下,士气低落,然后孙权决定退兵。就在这个时候,张辽率部众出击,击溃了孙权正在撤退的军队,而且准确预估了孙权的撤退路线,分兵绕后把东吴军队撤退要经过的桥给烧毁了,要不是甘宁拼死保护,孙权差点就被张辽活捉了。曹操知道以后,对张辽大加赞赏,并拜他为征东将军。

直到张辽去世,孙权一直被曹魏压制。(张辽止啼不是盖的)

个人认为,张辽在巅峰时期的战力,一点都不逊色于全盛时期的关羽或是马超,和其他武将不同的是,张辽兼具勇猛果敢和战略眼光,而且善于团结自己的部下,在面对绝境的时候能够果断应战并扭转战局,综合整个三国时期的战绩来看,张辽才是三国第一猛将。


第三个人是郭淮。

这个人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谁。

诸葛亮在北原的最后一战,和郭淮对峙,佯攻西围主攻阳遂的计策是被郭淮识破的,然后被郭淮打败,随后八月份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在后续数年的战斗中,郭淮屡破羌胡,击溃廖化,并在料敌于先的情况下多次击败姜维。

郭淮最大的贡献,是他很好的镇守了曹魏的西北边疆地区,除了平定叛乱,抵御蜀国的进攻,还无微不至地关怀羌、胡等少数民族,被胡人称作神明。

其实郭淮统辖一个地区的能力要超过张辽,军事能力也很强。最后官至车骑将军,爵位阳曲侯,食邑二千七百八十户,比张辽还多一百八十户。

郭淮出现的时期如果能早一些的话,也会是一位风云人物。


这三人都是魏国的肱股之臣,可见,在当时的三方势力中,魏国人才济济,是最强大的一方,这也为后来司马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