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前天在公众号看到一个demo,突然产生了灵感,迫不及待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于是尝试用Python动手做了一个小项目,自己设计构思,上网查阅资料。
可行性本来心里没底,没想到一步步地按照自己想法实现了,雏形出来后,挺惊喜的!
感觉这个周末无比充实,虽然只是一点小进步,但什么事不是靠一点点积累而来的。
挺希望自己闲暇时能够多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专注地学习。前些年有意识地去做,但感觉还不够,被动的成分太多了。被动学习无可厚非,只是觉得还是要多主动学习,并学以致用,那样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也更持久。
想起了学生时代的往事。记得读初中时,很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我知道有些东西记住会用就行了,但还是忍不住想弄明白其中的原理,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的确有些钻牛角尖。
小学生都知道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R,初三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公式是怎么推算来的,圆周是曲线,不同于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在几何课本上有个课外延伸阅读,从中得到了启发。
原来可以用无穷逼近法来解释,当N足够大,圆的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不就趋近于圆的周长了么,化曲为直,的确很巧妙。在课本上推算了一番,还捣鼓着用计算器算出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
等到高中数学学习极限后,才明白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极限问题。虽然考试不会考这些,但有时候就想知道个所以然。
学生时代我们往往希望按部就班,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可却很少发散思考延伸一下,去主动思考问题的实质,思考下为什么是那样子。当一切都为了考试,学习的价值似乎有些大打折扣,挺悲哀的。有时候,适当的钻牛角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工作以后,少了年少那份钻牛角尖,但喜欢钻研的劲头还是在的。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上班,学习从来都是要靠主动的。当你主动去尽力完成一个学习目标时,学习才是快乐的,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
社会是浮躁的,但幸运的是我们能够调节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倘若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等到脑袋生锈了,转不动了才后悔莫及。
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惟有不断地学习。这鸡汤虽腻,但说的是大实话。中年危机现在很普遍,社会的竞争很残酷,谁都不想成为被淘汰的一个,所以危机感还是要有的,有了危机感就应该未雨绸缪,努力提升自己。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积极主动拥抱变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