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国翠·爱屋及乌】
致敬王珮瑜老师
【邂逅国戏】
7月的某个傍晚,骑车转到丽泽。实拍中国戏曲学院。在高楼林立的丽泽商圈,它显得格格不入又独树一帜。在周围还是小民房的时代,它是高雅冷峻的,是恢宏气派的。一如京昆的姿态,距不近人。在周围的钢筋水泥拔地而起后,在一片日新月异中,它变得传统,守旧,甚至有些落寞。我走在它面前,依然欣喜若狂,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不知道这种兴奋是因王珮瑜还是因京剧本身,亦或只是因这建筑有着艺术学院的标签。早已混淆不清,多半是爱屋及乌吧。我想听些咿咿呀呀,未能如愿,周遭安静的要死,路边的顺丰小哥忙碌着,一辆辆没什么特别的小轿车开进开出。正面的建党百年标志暂时贴上了红色标签。7月的国戏,并没有什么不同,与众一样,书写着传承。
2005年我有幸走进这里,参加一个与戏曲无关的活动,对它有些依稀的记忆,之后便再无交集。即使我知道它与我工作的地方是那么那么的近,10分钟的车程让我中午吃饭时间都可以打个来回。7月以来,由于发现丽泽商圈已经盖好,还开了一个大商场,便常来这里吃饭坐一会。所以与它见面的机会便多了起来。门口的路还没有贯通,时常要绕一大圈。可是,我是因你而来,不是偶然经过。怀着敬畏,端详你的尊容。我想走进去,走进你的内心世界,看琳琅满目,听咿呀戏语,感受外面感受不到的戏剧人生。可是我走不进去,我没有身份。有一个小同事恰好是国戏毕业,学舞美。跟我说:姐,回头带你进去参观。我说好啊。里面和外面比起来,也许更加华丽,也许不是,也许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但那都是它本来的样子,真实的样子。真实最美。国戏,戏曲院校中的佼佼者,有着华丽的标签,人人提及无不景仰。有人说,京剧观众粘性是很强的,没那么容易改变。我想是的。京剧和它的爱慕者都是历久弥新的存在。不同于那些有今没明昙花一现的娱乐文化,京剧未曾凋零,看花人也未曾走开。
人生将半,注定来与京剧邂逅相会,才知人间何为珍珠,便想去好好珍视。成为清晨醒来第一缕阳光,成为夜晚入眠最后一个念想。我需要你,你需要我,我们彼此成就;我爱着你,你爱着我,我们相互滋养。你丰富了我的生活,我的思想,我的信仰,我想弥补先前没有你的缺憾,继续走近你,打开你的天窗,走进你的天堂,你的,心房。[心]
文/@京小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