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心理咨询师培训笔记
6本节课老师主要是针对我们表现出的一些理论和思维漏洞,帮我们夯实和打补丁。
一、理念
咨询是让求助者恢复他本来的样子(健康的),不是将其治成咨询师的样子。这也就是老师在之前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强调生理、遗传、基因等的原因。
一切的训练都是训练共情力——把别人当自己。
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关键词:协助,求助者,心理。
二、基础知识
合理:
内涵:接受事物的不确定性。
外延:合理 = 道理 + 心理
| |
因果 果因
| |
物质世界 心理世界
| |
客观规律 固有规律
| |
观察 体验
| |
减少增多 减多增少
ps:合理就是要接受两个面: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前者是不变,后者变。所有心理问题,都来源于自认为不变(单一),比如恋爱时对我那么好,为什么结婚之后,就变了个人似的?
对于固有规律和客观规律,要学会举例来解释。
2.不合理认知
(1)绝对化要求。
(2)糟糕至极的想法。
(3)过份化概括。
3.依赖的四种形式
(1)直接依赖:告诉我该怎么办?(求答案)
(2)间接依赖:什么什么该怎么办呢?
(3)阻抗式依赖:我想不出来
(4)不易察觉的依赖:你帮我分析分析
4.“三位一体”
(1)科学—真—理智—理性反应
(2)艺术—美—激情—感性反应
(3)人文—善—虔诚—悟性反应
ps:任何一个名词都可以用“三位一体”的维度去解释。比如管理,亲子关系等话题。要学会利用这个模板,将具体的名词进行横联,纵联,互联,展开讲述。这给了我周四校会做经验分享的灵感。
三、实操技术
咨询三板斧
(1)着陆技术:例进门光说“我很愤怒”等陷入情绪者,运用此技术让其“由死变活”,可以交流。
(2)自由联想:例,我为什么总是烦躁呢?等找原因的。具体操作是拿任何一个物件自由联想,值得对方出现情绪或者中断,再介入,抓住刺激引发的情绪,找到其心理认知,重新建构。(自我练习)
(3)布置作业:走前教会,防脱落。
ps:(1)(2)中,根据求助者的状况,决定是否采用放松疗法。
【个人感悟】
深切的体会了“知易行难”的内涵。很多知识,说出来其实相对容易,比如老师所说的“三位一体”,但是让自己去流畅优雅的讲出来,真是很不容易。
非要让我深深的理解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真相。明明上课听得明白,一做题就不会了;
明明背得滚瓜烂熟,一用就傻眼了……
通过跟李老师学习,我的学生最幸福的一点是,我真正共情了他们的“明明”。
“知行合一”方为真知,而从“知”到“行”,中间躺横亘着很宽的一条沟。要跨越这条沟,只有不断的“刻意练习”这座桥。
练习!练习!练习!
重要的话说三遍。
无论是自己的学还是做老师的教,如何沉下心来练习,怎样设计好练习,是我教与学之路上,最重要的一环。
忽然想起李老师的“笔记无用论”。
他之前一直强调“你们记那么多笔记有什么用?”我也试着努力去听,不记笔记,结果发现学习的效果更差。后来又恢复边听课边奋笔疾书的习惯了。
现在想来其实无用的不是记笔记,而是只知道记笔记,不能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和工具,只“知”不“行”。时隔大半年,我终于听成老师说话的“音”来了,这反射弧之长,估计绕地球三圈了,艾玛,真是醉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