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

2022-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有所薯

圣学者讲课,真实的东西就是情绪与灵感在下笔处无缝衔接。

语言的突破和提高,才是文化文明的象征。

这里提到的李敖,点评十分准确,提到的王朔,确实将语言降低到文革尺度,还一百个不愤儿。

老师说,好的语言文化,像李白、陶渊明,杜甫等,如果我们人类不能在语言上升华,最终还是归元与原始状态。

人类文明始于“语言”的诞生,同时如果永远没有语言上的突破,人类也会尽输于语言。

听老师讲课,会顿悟很多因为自己是井底之蛙、夏虫而无法逾越的认知。

当司马夹头大肆诋毁莫言,而无回应时,网络键盘侠的两种语言互殴,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懂得了空间与时段性对于自己的桎梏和永不可突破而改变。

有一点明白,夏虫不可语冰,学者不可论道是一种怎样的释然。

语言文化需要艺术造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