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700由上坟想到的如何孝敬父母
昨天回爱人老家上坟,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小时候我就对上坟有很强的敬畏心,现在到了先生家,我也很重视这个事情,所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跟爱人一块儿回去,一是对先生的尊重,再者我觉得也是向家族借力的机会。
中午聚餐时,男同志都开始喝酒时,女士免不了在一起聊天,只听先生的三婶一直在诉苦抹眼泪,先生的三叔小时候生病打链霉素耳朵有点聋,所以人也看起来有点愚钝,但是先生的三婶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高高的个子长相也不错,而且比他三叔小十岁,据说那时候是父母之命,因为三婶的娘觉得三叔的娘(先生的奶奶)人不错,而且可怜人家一个寡妇养大了五个儿子非常艰辛,于是就让女儿嫁给了三叔,三婶本来一辈子都心不甘,与三叔关系都不好,还好有两个外人看起来非常能干的儿子,也是三婶的骄傲,现如今两个儿子都已有了自己的家庭,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于是三婶天天面对三叔时免不了就生气,太气了跟大儿子打个电话本想诉说一番,结果大儿子又怼她一顿,说她也有不妥的地方,于是更气了,说大媳妇儿说话也不中听噎死人,一边说一边掉泪,旁边的人都支招安慰她让她往好的地方想,让她出去散心等等,可是能感受到那么刚强的三婶哪能听进去这些,还在自顾自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和委屈,还打算自己买房和三叔分开住,我看着三婶作为晚辈也只能是听听,偶尔给她一些安慰。
先不说长辈的这些恩怨情仇,也不能论谁是谁非,毕竟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也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更不是哪个人想改变就改变的,但是与孩子们的相处,其实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孩子给的金钱和物质,而是最简单的:我理解你,我都明白,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有没有听老人说过,我也不图啥,就图孩子们给个软和的话那就那么难呢?其实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有很多孩子需要学习才有这种能力。
那么作为孩子的,角色错位很常见,不是试图教导父母纠正父母,就是觉得听太多了心烦,根本没有耐心倾听的意愿,更没有倾听的能力,所以父母最难过的莫过于跟老伴合不来,又觉得得不到孩子们的理解和安慰,心里更觉悲凉。作为孩子,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的对待父母,因为那也是你的孩子将来对你的模板。
以前我也不懂这些,总觉得劝解父母是帮助父母,学习之后才懂得倾听父母理解父母是最重要的事,对于不需要太多物质层面的父母,精神的支持远比物质的支持更重要,其实这么简单的道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是需要学后习得的。
人生有三件大事需做好,第一件孝敬父母,把父母照顾好,让他们安享晚年,才能安心,第二件把孩子培养好,让他们怀着善良的心,有独立行走于世界的能力,才能善终,第三多赚钱,生活才有保障,才有更多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