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日记之平衡
2018-05-13 本文已影响113人
邵清清静
最近信息量比较大,事情也比较多,傍晚时分去船营公园,在暖暖夕照下,绿树掩映下,走一走,练一练,感觉清透了很多。
生命在重心不稳时,找回重心;在失衡时,找回平衡。
昨天在密云遇到了一位脑瘫的少年,14年来一直在做康复训练,属于恢复得不错的。来的时候,妈妈说他的症状之一是四肢无力。我看到他明显身体有些地方肌张力过大,筋膜处于紧绷的状态。
孩子一直在说:我不怕,我坚强。我分明看到,“坚强”让他的身体更加紧张。这个“坚强”不是自主的,象是被教导出来的。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一位中医小伙伴给他扎针,我一直握着他的手聊天,传递一种支持和放松的力量。孩子越来话越多,笑容和眼神的交流也在增多,越来越放松之后,说了很多他讨厌的人和事儿……我们没有阻止,也没有教导,由他一直说一直说……按照世俗的观点,这些是被压制和禁止表达的,尽管是他个人真实的感受。
后来他说:我有劲儿!还用力握了我们的手,果真是有劲儿的。
这次治疗主要是去除邪气,让身心放松。放松了,力量就发出来了……他离开时,明显看到,身体的动作也更协调。
以“坚强”面对困难,是我们的习惯思维。可是对于一个处于“紧”态的孩子,“坚强”的教导只会让他更紧绷,更加失衡;反而是“放松”或者哭一场,能帮助他释放张力,恢复自体的平衡。
《金刚经》里讲:“若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 善法是宜人之法,不能只有固定的“法”;而是要眼里有“人”,心里有“人”……法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