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

在废墟上重建商业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叶飘零J

虽然“互联网+”这个概念已经没有如前段时间的那么热热闹闹,但是依旧有许多的传统产业在千方百计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要素配置和销售集成的改造,也依旧有许多人钻破脑袋的想把自己的服务和商品搬到网络上去,当一回风口上的猪。互联网好像成为了一条成功学演讲者们口中的成功之道,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因为互联网成功的通道已经越来越窄了。不可否认,相比于实体店铺,互联网的便捷直接是天生的优势,而随之而来的成本的降低、商品品类的极大丰富、时间地域的无限缩短……在互联网的面前,所谓的“传统产业”、“线下商业”仿佛必须走向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如此?

《知的资本论》里,增田宗昭以他成功运营茑尾书店和CCC公司的经历告诉我们,路并不仅只互联网一条。

互联网的技术普及,大幅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从实体到虚拟,从线下到线上的技术革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也就是技术所节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却存在着两个无法回避的悖论。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互联网的本质却是省钱。这个悖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了少数互联网巨无霸企业(或者更像寡头垄断型企业),很难有其他企业能够生存。从Facebook2004年创立后的14年间,硅谷不再有新的巨无霸企业诞生;纵观我们手机里众多的APP,从美团、饿了么到虾米、酷狗,基本全数笼罩在BAT的资本之下。至于时间的悖论,则是我们每个人亲身的体验。我们以为互联网的便利为我们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或者提高自己,但结果是大把的时间只是让我们更加的无聊以及佛系的发呆、发慌。我们好像无处可去,无处安放。

因为资本和人,最终的归途,还是线下。

虽然我们已经可以不用跑到现场就能观看所有的比赛,可以不出门旅行就能游遍山川大海,但我们还是喊出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还是喜欢假期出门游玩,还是想去演唱会现场感受气氛,还是想牵一双手去电影院里感受视觉震撼,我们本能的做出许多“麻烦”的事:重新从线上回到线下,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因为人是半群居的生物,我们需要独处,却不能一辈子孤独。从线上回归到线下,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追求价值享受,资本也找到了它的归处。

当然,此时的线下体验,已经不是原先的线下买卖。如果说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是为了物质,则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为了精神。所以原先的商业被互联网冲成废墟无可避免,我们要做的是在废墟上以“增加顾客价值”的方式重建。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只是为了购物,相比于人挤人的商场,我们更愿意在网上点点鼠标。而走进实体店,我们更想要的是体验,或者说“享受”。所以星巴克即使很贵,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所以很多独立书店在电子书浪潮的冲击下却依然崛起,例如茑尾、诚品、猫的天空之城……我们现在的平台已经够多,但那只是选择的场所,最终做选择的依旧在顾客自己,顾客总会倾向于找到对自己而言价值更高的产品。

至于一个传统的企业该如何以生产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增加顾客价值为中心,也许应该参考互联网的思路,重设组织架构,形成云组织。

查尔斯•汉迪在《空雨衣》里提到,未来企业的组织架构将向甜甜圈式进行改革——以人们为生活和追求事业而从事的活动放在甜甜圈的核心,外延为自由发挥的空间。虽然汉迪提出的核心和增田宗昭提出的核心略有不同,但本质一样,都是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为出发点。人们为生活和追求事业而从事的活动是为了自身的幸福,而以设计为企业中心价值,以“舒适”带来商业设施创新,也是为了增加顾客的体验,或者说体验者的幸福感。而在中心之外,则是自由国度,在这个自由国度里,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为本能和欲望所惑,倾听理性的声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能够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