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我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个独自前行的人
从小到大,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听着这样的话中长大的。
“你看看人家!你瞧瞧别人!你怎么不多学学?”
没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个永远甩不掉的“榜样”!
所以做事先看别人的观念在我们小的时候就被刻在了骨子里,哪怕成年之后,也依旧习惯性的去跟随大多数。
适合你的,未必也适合我,这是天生的。
经常听到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是啊,别人那么优秀,那是因为别人适合。
我就算穷极所有,也依旧于事无补。
所以,并不是大多数赞同的选择,就一定是对的。
想起之前遇到过的一位同事,她的故事就很好的诠释了合适的意义。
珊珊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大门,便四处碰壁。所学的专业工作机会很多,但都以经验为前提。
无奈之下,珊珊只好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从基础的销售做起,累积经验外加磨炼自己。
销售的确是一份锻炼人的职业,门槛底,竞争大,但依旧不妨碍有人可以做的很好,有些人甚至是天生的销售人才。
可是珊珊呢?
珊珊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不言苟笑,跟陌生人打个招呼都没办法开口的那种。
有些人喜欢认命,也有些人不喜欢,珊珊就是这样的人。
那些每月业绩都名列前茅的同事,无疑是珊珊最好的榜样,是要学习的对象。
于是珊珊拼上所有的努力,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精力,想要做到最好,抱着这样的毅力,整整坚持了半年。
期盼跟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的,珊珊仍然是垫底的那一个。
你全力做到最好,还不如别人随便搞搞。
不是你做的不够,而是你本就不合适。
无意义的忍耐,是最大愚蠢
“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这段话出自王小波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如果把生活看做猪圈,那我们便是那些困在围栏里的猪。
无论给我们安排的生活是好是坏,我们都照单全收,欣然接受,即使你早已开始排斥,但也依旧得继续忍受着。
还记得那经典的职场九字宝典吗?
“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忍,是默默的承受一切不好的因数,负重前行;
狠,是固执的面对所有负面的情况,百折不挠。
只有滚,才是认清自己后作出的决定,假如我的价值无法在这里体现,那么只能证明,我们不合适!
想要的,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前文中我提到了王小波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文章里的那只猪与其他猪截然不同,它没有接受人类安排好的命运,而是跳出围栏,去其他村子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也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样,不甘随波逐流,学会独自思考每件事。
还记得当初王家卫监制的电影《摆渡人》在上映后,口碑一路暴跌,此后在王家卫的一条微博表态之后,圈内明星们一个个跟着转发“我喜欢”
此时只有王传君恰恰相反,在微博上直言“我不喜欢”,有人提醒他这样不好。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好在哪”
我跟别人不一样,我就是我,不是大多数。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阿贝尔·加缪
那些敢于无视被生活设置的人,从来都不屑成为假装合适的大多数,他们永远都是在标新立异,打破陈规。
就像那条被丢进沙丁鱼箱子里的鲶鱼一样,不会像箱子里的其他鱼一样,张着嘴巴望着天,而是不停的游来游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姿态。
我们这一代人,一直被称作叛逆的一代;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活成的别人,
习惯随波逐流,喜欢盲从大多数。
我们似乎忘了什么叫做叛逆,
所谓叛逆,就是无视生活对自己的设置
特立独行的选择,活成自己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