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1-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童亨书斋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很喜欢看书,也看了很多书。但是要是别人问起你看的那些书在讲什么。却憋了许久也说不出来。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说道:“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说值得同情。”

这,真是正中靶心啊,浑身都是箭。

所以,我翻开了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在国外发行了70余年,在中国商务出版社的版本也加印了23版,在豆瓣发表评点过本书的读者超过68380人,评分高达8.3分!

这本书是由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联合写成的。一个是享有盛名的学者、教育家、编辑人,一个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强强联手,造就了这本造福无数想要增进理解力的爱书人。

本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一般大家都在小学阶段就完成了,那就是识字识词识句。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主要是略读,速读和区别对待。

略读就是看书名页和序,看目录,看索引,看出版者,看和主题相关的章节,然后随意抽检。看看这本书值不值得读,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要是确定自己想要读下去,在启用速读,也就是快速浏览,第一遍时一直读下去,不要停,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特别是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词。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而在读不同的部分要读出不同的速度感。

而当你完成第一次速读,准备再读第二次时,你就已经准备好要读这本书了。

接下来就是进入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分析阅读。有些书只要浏览一下就够了。所以你在检视阅读的时候就要筛掉这一部分书籍,只留那些值得精读的书籍进入第三层次。

在这一个层次,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找出这本书在谈什么。

先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实用型的书?还是一本想像文学,亦或是一本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就像我们学语文和数学,采用的是不同的学习模式。

接下来是尝试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在讲什么。接着为它列一个大纲。再确定整本书中,作者在努力解决什么问题。

这几个问题清晰了,基本上你也初步了解这本书了。

然后进入第二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首先是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确认这些词你们都认可的词义。然后从最重要的句子中一把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接着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做出思维导图,以明白作者的主张。最后确定一下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有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一阶段,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都止步于这一阶段。

这就像捕手和投手一样,你有没有接住了作者抛过来的球,你自己心知肚明。在任何案例中,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于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住了。这才是读者和作者共鸣的时刻。

如果你能顺利通过第二阶段,那就来到了最后一关,第三阶段,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这时候你才有资格来评论这本书。

不过请记住三个规则:

1. 在完成大纲和能诠释整本书之前不要轻易批评。

2. 不要争强好胜或盲目反对。

3.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当你完成了检视阅读,恭喜你,你已经真的认识了这本书,你们已经成为朋友,在后面的日子,友情如何,端看你们如何维护。

而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却不是检视阅读的升级版,而是站在整个战略方向上俯视下方。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都是它的工具,为它服务,受它驱使。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带着一个主题或者问题,主动地去书中寻求答案。

那么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选书。你要知道哪些书,和你的主题相关。然后采用检视阅读的技能,浏览,粗浅地阅读,速读,筛掉不符合主题的书目。接着在符合主题的书目,找到和主题高度相关的章节。是的,只看重要章节,筛掉不符合主题的章节,不要浪费时间。

找到相关的章节后,重头戏开始了,就是你要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把不同书的作者都集中在一起,用你的语言来进行讨论,让它们打破巴别塔的诅咒。

带引众多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为你服务。

接着厘清你的问题,确定一个中立的主旨,记住,你最后的主题不一定是你一开始定下的主题。你的主题可能在这次主题阅读过程中数次易题,这是非常正常的。动态平衡中,我们主要记住我们一开始的初心就好了,主题的变化不影响我们的目的就行。

接着界定议题,让正反两方开始在台上辩论。最后分析讨论。

在这个过程,你将全面细致地学习到关于这个主题的一切知识,这将是你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场辩论。它产生于书籍,在你的引领中来到你的头脑之中,以你的知识边界为战场,挑战你的常识,为你一个人表演一场绚丽无比的战斗。精彩至极,只为你一人。

当然,一本实操书,如果只看不做,也就是看了个热闹。本书也是如此,在了解到这些理论之后,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实践。

我们可以先学习每一个单一动作,等熟悉之后,再连接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动作。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在读书的路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精进。我们,绝不孤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