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缘份
莲和兴是高中同学,最初认识是在高一(4)班。
上世纪80年代末,从乡下中学考进县城高中,很多同学既惊喜又懵懵懂懂,惊喜的是县城学校的规模大,文化底蕴更深厚,懵懂的是从小到大很少(有些人几乎没有)到县城的我们,一走进县城的街街巷巷中,马上就失去了方向感,找不着北了。
凭着当时不错的成绩,莲当了班里的历史科代表,兴是英语科代表,俩人的课桌又相邻,整天上课时低头不见抬举见的。
虽然学校风清气正,男女同学之间思想也传统,深知男女授受不亲的要义。但问问作业总可以吧,借个橡皮擦总可以吧,见面偶尔打个招呼也可以吧。
俩人互生情愫还是从莲向兴借橡皮擦开始。
那天是晚自习时间,大家都在紧张的做白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偶尔有三三俩俩在低声私语。
当时兴正伏案绞尽脑汁地想着一个数学题的正确解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正急得抓耳挠腮时,左手肘被谁轻微的敲了一下。
兴扭头眼神迷茫的看过去,只见莲微笑着说:“同学,借我橡皮擦用一下。”
“好吧。”兴答应着,在把橡皮擦递给她的瞬间,看到她也正做着相同的作业。
不一样的是她的答案已经写好了,个别铅笔涂改的地方需要擦掉,女孩子都爱干净。而她的橡皮泥刚刚用尽。
在莲归还橡皮擦的时候,兴低声向她请教数学题的正确解法。莲耐心的讲解,让兴顿时豁然开朗,思路在线,一下子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当时兴的心中是感激的,感动中隐隐约约有种青春期的萌动。
转眼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时,莲选的是理科,兴选的是文科。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同在一栋教学楼上学,隔三差五也会碰到。
见面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废话,都是互相鼓励类的内容,“好好学习啊,争取以后考个好大学”,“要加油哦,马上就半期考了”,隐晦一点也是“努力努力,什么都不要想,考上大学再说。”
莲和兴说话时脸蛋都会红红的,不知道是娇羞还是天气热造成的,而兴只是嗯嗯的应着。他属于闷骚型男,不善于表达心里的想法。
可是能表达又怎么样呢,学校校风严谨,狠抓教学质量,凡是有早恋倾向的同学,抓到一对教育两个。
转眼高考已经结束了。熬过了漫长的等待,成绩出来了,结果俩人分数不够录取线。莲的家里负担不起复读费用,刚好村里小学要代课老师,莲就积极报名参加。
凭借自身刻苦学习的高中知识,莲在学校身兼数门课程,教得风生水起。校长深知她是个难得的人才,积极向教育局推荐,让她培训考取教师资格证。
兴就没有那么安定了,他不想复读,而是选择了出门打工的路子。
早期他们还有些书信往来,莲在信中提示,俩人要努力奋斗,争取有点功成名就了才讨论终身大事。兴当时以高中毕业文凭出去闯荡,屡次碰壁,心情不美丽,就少了和莲的联系。直至后来都没有了彼此的音信。
20年弹指一挥间。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县城买了一小栋房子,也买了小汽车,只是仍然单身一人。
当他辗转向同学打听莲的情况时,知情者告诉他,莲代课后第5年,眼看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才嫁给了一个追求了她多年的同事。
兴想起来,那时正是他在厦打拼得焦头烂额时。当人生处于最低谷,连亲人一句关切的问候都成了奢望。
再美好的爱情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再坚强的信念也会输给没有彼此音信的等待。兴不禁嘘嘘,为曾经最美的时光,为曾经最纯洁的友情感慨良多,黯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