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散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北京!北京!

2017-09-25  本文已影响260人  cca08f9f9678

#01

大概五岁的时候,我开始记得一些事。关于不太爱逗我的爸爸,却喜欢在每一个来势汹汹的暴雨天向我念叨着顺口的童谣——“下雨下的大,北京来电话,让你去当兵,你还没长大。”

追根溯源,这是我对北京最初的认知,根据上下文推测,北京,应该是个地名。

上了小学一年级,我大概能写出“北京”这两个字了,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在每一天最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第一节课,跟着老师漫不经心的念着“beijing beijing”。一边打瞌睡一边在心里腹诽:“不就是个当兵的地方吗?天天拿在课本上念叨。”

又过了一年,班主任换成了语文老师,每天上午的黄金时段全部排满了语文课。原来啊,课文里讲的红砖红墙的那个广场,还有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它们都在北京。这个我一直理解的,当兵的地方。

最初对北京的好感,其实完全来源于想象,首都就是全国最美好的地方,反正课本上都这么讲。

在这个落后的南方小镇,“北京”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很遥远的地方。

但它会在人们逗邻居家小孩的时候频繁出现——“你长大了是要读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啊?”,也会在大人们无聊的夜晚茶话会中出现——“你知道谁谁谁吗?他去北京做生意了,要发财了。”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对未来的寄托和向往。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二班来了一个从北京来的转学生,毫不意外的,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骚动。

我和朋友猥琐的趴在二班的后窗户那,目不转睛的盯着她,潜意识里,总觉得北京人应该跟我们这些人不太一样。

果然是不一样的,她马尾辫上飘逸的蓝色发带和有裙摆的粉色羽绒服就是我们从没见过的设计,在那个有一小包可比克都能让我高兴一天的时候,她抽屉里大包乐事露出来的边边角角让我惊艳不已,甚至,她自带光环的出现,操着一口流利又正宗的普通话无比自然的抢走了我的广播台台长职位。

我假装拉着脸,其实得意洋洋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去广播台播通知的情况,再也没有过。

但说真的,我一点都不嫉妒她。

北京人就应该这么厉害,我可能会因为巨大的落差感有过一些不平衡,但在我的潜意识里,这也是一种理所当然。

北京女孩顺利的进入了学生会,但还好,资历问题,她还是没能撼动我副主席的地位。主席格外偏爱她,让我带着她一起查眼保健操和卫生。

我有些局促,明明我才是团队里比较厉害的那个。却在她耀眼的笑容里,毫不掩饰的真诚中,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在别扭什么,我的局促显得那么小家子气。

突然有一瞬间,我特别恨自己。

北京女孩特别喜欢吃乐事,常年抱着蓝色大包装意大利红烩味的乐事边走路边吃。看到认识的人,总是先舔舔手上的薯片渣再抬起手热情的跟人打招呼,一点都不生分的,好像在哪里,都是她的“北京”。

因为一起查卫生的原因,我也和北京女孩慢慢培养出了一些感情,我们也默契的在该检查卫生的时候跑到小卖铺买零食,偷偷的在打分表上造假。

我其实挺喜欢用有些别扭的普通话跟北京女孩交流,好像,去小卖铺的那条林荫道,是北京的树荫路一样。

这样的时间并不长,初中,北京女孩又转校了。

我和北京,好像又被正式拉开了距离。

#02

初中,正式接触了所谓“地理”。区域地理的第一个板块儿,又是北京。

我不太喜欢那个讲课总是到处喷口水的女老师,上课跑神是常有的事。但我还是把“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背的滚瓜烂熟,把北京的考点一个不落下的吃透,我甚至记得北京的大学分布图,得意洋洋的挂在书本某一页的左上角。

我是向往这个地方的,我无比肯定。

不管是通过书本上的只言片语,还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不管是新闻报纸上的长篇大论,还是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图片海报。

所有关于北京,我都好奇,以及憧憬。

我偶尔会想起北京女孩儿,在我轻而易举选上播音员的时候,在我也开始拥有了一件带荷叶边的羽绒服的时候,在我终于有钱可以买一大包乐事薯片然而还在纠结选什么味道的时候。

她张扬又美丽的脸,时常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原来,我和北京之间的鸿沟,一直都这么确切的存在着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高中的时候,地理老师终于换成了一个有趣的老头儿,他能把地理课上成旅游攻略课。

区域地理依旧是最磨人的板块儿,第一节依旧是北京,全班默契的,闭着眼睛一起背“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儿看着我们少有的激情,眉眼弯弯的告诉我们:“孩子们呐,北京现在已经不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了。”

我翻开了课本,果然定义表述里已经没有“经济中心”了,我顿时有些丧气,说不出来的原因。

我又嫌弃自己世俗,是因为那些头衔所以喜欢吗?不再是经济中心而已,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不是,短暂的失望过后,我还是那么热切的喜欢着北京。

更深一步的,不是单纯向往那座见证无数王朝倾覆的宫殿,也不是想爬一爬那座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热血的长城,更不是王府井三里屯后海和酒吧。

那个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的方寸之地,充满着说不出来的神秘感,用再馥郁的词汇来描述都显得苍白的神秘感,包裹着一个小镇姑娘热切的心脏。

#03

“高考之后跟我一起去北京看张杰的演唱会吧?”

“什么?北京?这么远?”原来太过热切的喜欢总是裹挟着深深的自卑感。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把我最喜欢的城市、最向往的地方搬到台面上讲,我反而不争气的怯懦了。

“去吧去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有小金库哦。”姐姐笑嘻嘻的看着我。

“去啊,好想去比北京啊。”我在书柜的最底层抽出了我长年累月积攒的钱,递给了姐姐:“抢票就靠你了。”

人生第一次,做决定如此迅速,因为是北京啊。

图片来自于自己拍摄

飞机在平流层稳定飞行,我趴在窗户边上好像伸手就能碰到天空和云,地面的建筑物都缩小成了一个个方块或者点,我离北京,越来越近。

上午十点半,飞机准点降落在首都机场,少有的蓝天白云,更让我笃定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

我和姐姐在北京待了六天,住在三环的连锁酒店,出门就有地铁站,北京的三轮车惊人的还存在,我们家乡小镇上都没有了。

我们从三里屯走到工体,从王府井走到天安门,路过故宫,坐在黄包车上穿过胡同和四合院,在闹市里呼吸着朴实的气息。

我们从清华逛到北大,坐在下午七点的暮色中看了降旗,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呼吸着雨过天晴的空气看着升旗。

我们爬了长城,去了圆明园,也看了后海,去了酒吧。

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就像20岁的少女,青涩和妩媚并存。

来北京之前,我知道世界很大,也恰恰是来北京之后,我更明白了世界的异彩纷呈。

遇到不同肤色,不同眼睛的人实在太正常,以前只能走电视里书里看到的地方,土地也能被真真实实的踩在脚下,在新闻里看了无数次的升旗仪式也在眼前确切的上演。就算有人告诉我在北京看到了习大大,我也毫不犹豫的相信。

北京,就是这样一个有巨大可能性的城市。

未知、希望、方向。

都是神秘感。

这大概是北京令我心生向往的原因。这大概也是北京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就算雾霾让人惶惶不可终日,就算拥堵让人暴走,就算沦为房奴,在的人不愿意离开,不在的人憧憬。

也许这就是这座被称为“帝都“的城市无与伦比的魅力。PM2.5也阻碍不了内心的万里晴空,好像这片土地,能孕育出最美丽的玫瑰。

我喜欢北京,这个朴实又热烈的北方城市。但我也一直找不到确切的理由。

我想我会继续喜欢下去的,盲目的又确定的喜欢它,就像喜欢我虚无缥缈的梦想。

对啊,我就是生而平庸,偏偏不断庸常奢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