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爱好者儒释道传统文化感悟

观心与念佛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12人  明空如月_QD

佛教的根本是智慧的开悟,所以笔者更倾向于推荐修行人将重点放在开启自己的心性智慧。

在当今教育较为普及的时代,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已经远非古代可比,科技的发展也使佛教的空性智慧更容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和理解,所缺乏的不过是正确的指导、正确的训练方法以及踏踏实实地训练。

如果一个人有了一定的客观基础,身体比较健康,受过现代教育,温饱问题也解决了,那么就基本具足了修学观心法的条件,如果有缘遇到明白的老师,按照适宜的方法如法训练,明心见性也并非遥不可及。再说,这也并不妨碍同时念佛发愿往生净土。

心性的真相,并非离我们太远而难以认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离我们太近反而难以认识。

就像一个人如果不借助镜子等工具,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但对于大多数的人,只要能够看到东西,都会知道自己眼睛是[在]的,而不会因为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就否认自己眼睛的[在]。

对于[觉性]的[在],时时刻刻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直都[在],这难道不是最平常易见的真实的情况吗?只是我们通常会被[死亡]的幻相所[迷惑],认为[人]死了,这[觉性]就[不在]了。

观心修行,就是深入地去观察这[觉性]本身,去发现它的无形无相、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去发现它的空觉一体性以及超越一切相、超越一切概念的特点,说白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由于我们通常不仅被[死亡]的幻相所迷惑,而且同时也会被[身体]和[大脑]的幻相所迷惑,所以对[真我]的认识,需要破除对[身体]和[大脑]的认同,而看清[心灵]才是自己,然后再进一步破除对内心各种现象的认同,而看清内心没有产生任何现象时的那个状态下的心灵,才是真实的自己,然后就是仔细去观察这个自己的性质,彻底观察清楚了,体悟清楚了,就没有疑问了。

因此,在我们能够自主的时候,去直探自己的心性之源,看清自己生命的真相,这样的选择是为上策之选。

因为,当我们老去,疾病缠身,平时没有定力的训练,那时心是很难做主的,不是理上懂得放下就能放下的,需要很多顺缘的相助才可能没那么多干扰,一心平静地念佛,若真能如此,这样的福报,也算得上超级大福报了。当然,念佛的同时能够观修心性,观修心性的时候也不忘念佛,就又多了一层保障,可称为上上策。

观修,首先就是定力的观修,而定力的强弱,则决定着临终一念是否能够保持念佛之正念。所以即使是只修念佛,也需要达到念佛三昧,唯有佛号,别无他念,才能不断提升定力。经中要求,[若一日,若七日],保持正念,佛号不断。先不说七日了,能在身体健康正常的时候保持一天24小时佛号相续,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是很不容易的。十念佛号必得往生,的确如此。但十念说的并不是我们平时念过十句佛号,也不是说平时可以保持十念相续,而是在临命终时,生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正念不失,能够忆念起佛号,念佛十句,则必得往生。其实何须十句,一句就够了。能提得起这一句,就必能相续十句。难的是,心被境转,佛号早就不知忘到哪里去了,这才是关键之关键。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临命终时,佛号不失,万修万人去,绝无虚言!临命终时,心被境转,提不起佛号,心性亦未明,不得不再入轮回,亦绝无虚言!

念佛法门的确是非常好的法门,笔者也非常随喜念佛修行的朋友。

雪漠老师曾专门撰文《念佛往生的误区》,发布在凤凰网佛教专栏,雪漠老师在文中说:达成往生,需要四个条件:一是临终不失正念;二是一心不乱;三是破除执著;四是不遇恶缘。

雪漠老师非常认可念佛法门,只是由于很多人对于念佛往生有认识不清楚的地方,雪漠老师也是担心他们因为认识不清而误了修行最后无法实现往生至为可惜,所以才会专门为此而发文,以助念佛修行者破除迷雾,真正能够在临终时不失正念,得佛接引,成功往生极乐净土。

笔者之前曾在微信群中分享过念佛观心法,具体分为两种,皆是将念佛和观心融为一体,结合起来修行,其中一种是[观心为主,念佛为辅],可称为[观心不忘念佛],另一种是[念佛为主,观心为辅],可称为[念佛不忘观心],皆是定慧双修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笔者简书文集[观心实修]中的相关文章。

如果能够在念佛的同时开启心性的智慧,心开见佛悟无生,净土当下可见,不亦乐乎!

感恩雪漠老师

感恩佛法僧三宝

感恩所有的一切

PS:以上内容根据与一位师兄的微信对话内容整理而成,在此特别感恩这位师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