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

2016-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whest

我不知道怎么谈喝酒,话题很多,零零碎碎,只缺少一种酣畅淋漓、不尽不欢的自然兴致。因此便要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磨了墨,备了笔,端正了坐姿,拿捏了腔调,附和了印象中的神韵,一路回忆和临摹起来,最终也只是一个篇幅饱满但是形神瘪塌的“画皮”,令人沮丧。

最近对于喝酒这件事情,也基本处于差不多的状态。不像以前,一提到去喝酒,就莫名其妙的兴奋起来,好像有三五个人一伙,往吧台或者卡座上一坐,就彻底的融化到这个城市的夜生活中。然后,就一直从眼里冒出闪闪的光芒,可以肆意的看附近的酒客,看进出的男女,互相之间,附在耳边,大声的喊着,交流着对眼前各色猎物的评价。

这是酒吧,喝酒的兴趣,对于有三分小资或小姿色的人来说,大概都来源于此。

年轻人常常懊恼的说,妈的,今晚又喝多了,半夜吐了三次。这是陪客户喝酒或是替领导应酬,桌上尽管是千金难买的茅台,还是喝得让人苦闷不已。也有在小餐馆里就着小瓶小瓶的二锅头喝得不亦乐乎的,满脸红光的小青年,他们心甘情愿的觥筹交错,不醉不归,透出一股豪迈。胃里发生的反应,身体受到的伤害,都可以暂时不管不顾。喝酒,就是一种掏心挖肺的交情,值得用一两次的撕心裂肺来买单。

对喝酒的兴趣,最终都要直接演变成对酒的兴趣,或者无兴趣,标志着青春期的结束,步入成年。记得有一段时期,我曾经长期在饭桌上用这么一句话来“挡酒”——啤酒太难喝了,要喝就喝白酒!这么一说,劝酒的人十有八九就知难而退了,因为他们最擅长的还是啤酒,个个八瓶十瓶的都不成问题,我也不是故意吓唬他们,是真的觉得啤酒难喝——即使好点的啤酒不难喝,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好喝,一瓶又一瓶冰凉又带着“馊味”的液体,倒进胃里,经过身体的层层过滤,最后从膀胱里放出来,为胃腾出空间,然后又repeat一轮,继续……

也有碰到情感诚挚或是一拍即合的人,立即换了白酒,要单独的喝。我当然不会逃避,但是内心却叫苦不迭,白酒比起啤酒来,虽然体积浓缩了,少了一项“令肚子和胃撑得作呕”的坏处,味道却仍然谈不上是享受。

白酒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一种权衡男性能力和实力的标志,曾经有一篇小说写的就是童年丧父,十三岁跟着母亲去参加一个白喜事的宴席,席间多是粗俗壮实的同乡男子,不怀好意的逼劝素来要强的寡妇喝酒。坐在旁边的少年看在眼里,感到羞辱和愤怒。在某一轮的劝酒中,终于忍不住一把抢过母亲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那是他第一次接触白酒这类从前只属于大人世界里的东西,像毒辣的虫子,爬过喉咙的管道,变成一团火,滚进胃里。他直感到一阵眩晕,定过神来,竟然保持清醒,于是他觉得酒也没什么可怕的,又坚持替母亲喝了第二杯、第三杯……母亲随着众人的喝彩,也面带担忧的笑了。那天晚上回家,他出奇的清醒,没有任何身体的反应,母亲放心的睡了,梦见丈夫托梦,说儿子长大了,继承了他过人的酒量,以后可以依靠他了。不料第二天醒来,村子里面发生了惊人的命案,仗着酒劲,瘦弱的少年竟然翻墙入户,一夜之间杀光了所有席间逼他母亲喝酒的男人。

这个故事有些惊悚,但是十分契合白酒特有的猛烈体质和男性文化。热衷于喝白酒的人,据说男性荷尔蒙分泌得比其他人旺盛,而这种人终究是在城市昏暗不明的灯光和故事情节中衰减了。因为有了酒吧,有了洋酒,有了更罗曼蒂克的西洋文化,更多人喜欢照着美国大片、英国大片、法国大片里的场景,临摹着先进文化的皮毛。很不幸的是,好多人都中招了,我们不仅是时装的潮流,饮食的习惯,连喝酒的姿态,都在跟着电影里面的人学,一夜之间都摩登起来。

白酒是由粮食酿成的,理应入口温和,后劲绵长,像茶一样,真正的行家,是能品出味,喝出瘾来的。我只能安慰自己,要么是从前喝的白酒太低劣,要么是缺乏一种文化机制的引导和浸淫,白酒在最开始就给人留下了一个兴趣寥寥不想深究的印象。与这个类似的还有烟,从小到大没有学抽烟的机会,等到有机会了,有一天终于因为好奇,忍不住问别人要了一根,抽了一口,劣质的香烟,不正确的方法,让人猝不及防的被“无聊”到了。

以至于后来多少年谈及这些事物,都会很不理解的称,白酒这么无聊的东西,香烟这么无聊的东西,怎么会有人离不开它……

一个只在懵懂时期,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象,谈了一个不明不白的恋爱,从此便把对爱情的印象和观点都扭曲了——这样的青年,也显得颇不正常,但是在我们的周围,又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少年气盛,不论是熬夜还是醉酒,都无所顾忌,身体也十分争气,任凭折腾,还是青春依旧。醉了几次,吐了几次,胃里翻江倒海,眼前昏天暗地,难受时发誓再也不喝酒,恢复后又忍不住想念那种把酒言欢一饮而尽的放纵。喝酒在那时,绝对是一个文化图腾,让人热血沸腾、强烈向往的神秘事件。

对自己经历了第99次失约,正要就此失望,不再发誓,顺其自然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喝醉过了。可能血液里已经注入了一种酒精抵御成分,随便喝一喝,就感到快不行了,同时也实在没有兴致了,哪怕来的时候是热血沸腾的——为何要把自己弄得烂醉如泥狼狈不堪呢?一不小心?真的很难有一不小心的时候了,脑子里有多少升热血,心里就装着多少立方米的冷清,身体中分泌了多少克荷尔蒙,心里就盘亘着多少道斤斤两两的算计,哪里那么容易就被酒精麻痹了,伤着了?

又忍不住扯到爱情,因为前两天看到一段话,说遇到很多口口声声真心寻找另一半的人,不是站着原地,等待的,就是赖着原地,要爱的,要不然就是想爱不敢爱,还有那些不舍得爱,因为自己的爱很少的,还有你不动,我绝对不会给你爱的,太多在原地转圈圈的人……

这多么像喝酒,我想这些人的病症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多半因为曾经豪饮过“爱情”这杯酒,醉得很深,也伤得很深,而且反反复复,好了伤疤忘了疼,终于有一天,疼痛的教训转化成一种自我防御的习惯,所以竟彻底失去“受伤”的机会。

坦白来说,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由于进化或退化得不够彻底,我时常还会很想念从前和别人一起喝酒喝到大醉的情形。这些光景后来总是在记忆里重现,并且它帮助我克服了很多很多的负面情感。就念着那些笑容已模糊不清、豪情却千真万确的友谊,我原谅了背叛,原谅了欺骗,原谅了轻视,原谅了青春年少时所有的剑拔弩张和负气对峙,最后发现,其实是原谅了过去的自己,给自己多一条路可走。

实在很难再一不小心的喝醉了,这多半意味着,尽兴痛饮也成了一个奢望。怎么办呢?总不能为了表明自己尚未失去与酒精逍遥为伴的能力,为了醉而买醉吧?有时候卯足了劲,豁出去演了一个几乎感动自己的天真浪漫,在剧情一半,连高潮都没有抵达的时候,兴致就戛然而止。回头自己都忍不住骂自己:要么就醉着,要么就醒着,这偏偏喜欢半醉半醒的微醺状态,算什么呢?

管它算什么!懊恼完了,一个人在深夜里,倒一杯红酒,也兴致盎然的喝了下去。该放的背景音乐是黄小琥的《没那么简单》:不想拥有太多情绪,一杯红酒配电影,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