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传札记(4):老苏家的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姜子牙如果没等到周文王,也许只是河边一钓叟;诸葛亮若是没遇着刘备,可能只是个有点名望的山野村夫。古来多少贤人国士,“用之则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叟耳。”
若不是张方平偶然去蜀地,“三苏”步入北宋政坛和文坛,至少要晚好几年。关键时刻有人拉一把,或是指点一下,人生之路也许就不一样了。当然,打铁还得自身硬。没两把刷子,别人想扶也扶不起来。
至和元年,苏轼娶王弗为妻。同年,蜀中漫天谣言,传大理侬智高将率众寇蜀。侬智高是西南少数民族统帅,数度叛宋。疆吏惊慌失措,老百姓如惊弓之鸟,人心惶惑,秩序大乱。朝廷派重臣张方平移镇西蜀。张方平判断侬智高犯蜀为谣言,杀始作俑者,遣返军队,安定民心。苏洵按当地习惯,作《张益州画像记》,酬答张方平。
张方平早已听过苏洵之名,爱惜他的才华,与他倾盖论交。张方平认为苏洵有司马迁一样的笔力,是“困于棘茨的鸿鹄”,保荐他代黄柬为成都学官。至和二年,苏洵命苏轼带了课业往谒方平,求教亦所以求知。张方平一见苏轼,惊为天上的麒麟,待以国士。这老少二人,成都初见,奠定终生师友之谊。
张方平保荐苏洵为成都学官,久无消息,遂劝苏洵去京师发展。苏洵想让两个儿子参加乡试,张方平认为大材小用,苏轼、苏辙兄弟是六科之选,劝苏洵带两个儿子直接参加朝廷的六科考试。
于是,苏洵安排次子苏辙早婚娶史氏女,“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苏辙《寄内诗》)。次年,父子三人一同赴京应试。苏洵家境困难,古道热肠的张方平还资助了路费。
三苏出发时,张方平保举苏洵的荐状还是没有消息。当时,欧阳修是翰林学士,以爱才若渴著誉天下。张方平与欧阳修因政见不和,素有芥蒂,仍硬着头皮写了一封非常恳切的介绍信,要苏洵赴京面谒。
张方平知益州,平息谣言、安定民心才是他的职责。发现人才,并非他的任务。但北宋政坛,官员外任,向来有举荐在野遗才的风气。张方平举荐苏洵,多番相助,正是当时社会重才爱才的表现。
为了不埋没苏洵,张方平毅然写信给有嫌隙的欧阳修,固然难得。而欧阳修也并不因是张方平介绍,便漠视这个人才。古代士人的风度,常令人仰慕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