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你的幸福负责,我为我的幸福负责。

2022-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谢青青

我们常常有没有以下这种想法:

你好,我就好了。

你听话,我才开心。

你有出息,我就跟着享福。

没有你,我活着也没意思了。

父母不高兴,配偶不高兴,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

你拒绝我,是不是对我这个人有意见。

我不能拒绝别人,否则撕破面子,关系就完蛋了。

以上这些是典型的缺乏心理边界所致。也是我常常的想法,困扰着我。

我们为什么会缺乏界限呢?是因为太爱对方,太无私吗?不是。是缺乏界限。

书上说1岁前的婴儿,处在“不分你我”的共生生期。

好像依然在子宫里一样,和母亲一体,需要母亲大量的亲密回应、及时抚慰。

然后,婴儿的内心开始分化,形成个体化的自我,拥有自我界限。

我咋感觉现如今三岁前的宝宝,都属于共生期呢。特别需要妈妈的及时回应的爱和接纳。

很多婴儿在共生期体验到的是大量的孤独和不被接纳。

比如早点断奶,让妈妈能够早点上班;少抱孩子,以免惯坏,甚至用哭声免疫法来训练婴儿独立。

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做了妈妈,一样缺乏情感回应的能力。

这就是“共生自我”没有分化,就会不清楚边界。

觉得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我的事,也是你的事。

总之就是觉得自己要有掌控力。不然不安全。

人保持自己的“边界”,意味着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相反,它意味着你要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并尊重他们不同之处的自由,而且还要尊重让他们产生不同想法和期待的不同经历。

要保持“边界”你为你的幸福负责,我为我的幸福负责,就这么简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