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资治通鉴(12)由商鞅车裂而亡谈得人心的重要
对于商鞅我们都不陌生,他的变法举措和车裂而亡都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事件,但如果把这两件事连在一起看,就颇有几分玩味了。我们不禁追问,为什么商鞅变法成功了,却没得到好下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还原到当时的场景,谈谈商鞅为何而亡。
首先,商鞅被车裂是以为被人告发谋反。谋反这两个字传到任何帝王耳朵里恐怕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不可能没有动作。但这件事放在商鞅和秦惠王身上还真就不成立。因为秦惠王的父亲秦孝公在临死前有意把王位传给商鞅,而商鞅果断拒绝了。也就是说,商鞅既然已经拒绝了顺理成章可以拿到手的王位,断然不会大费周章的再去谋反。那么既然谋反的罪名不成立,秦惠王为何还是要杀掉商鞅?
这时候就要往回复盘告发者、商鞅和秦惠王之间的恩怨了。告发商鞅的人是以公子虔为首的旧贵族,而公子虔是秦惠王还是太子时候的老师。说到这可能大家还记得,商鞅推行改革期间曾用过一招杀鸡儆猴。这一招的主人公正是还是太子的秦惠王。太子犯了错,商鞅便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在其脸上刺字,还割掉了其中一个人的鼻子,被割掉鼻子的这个人就是公子虔。
而且除了私人恩怨,商鞅改革中变法举措有太多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当秦孝公去世,商鞅这个改革的二把手没人罩着的时候,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而秦惠王除了本身与商鞅的恩怨外,作为一个刚刚继位的帝王,死心塌地拥护他的人本来就没有多少,难道要在自己王位未稳的时候为了商鞅得罪贵族阶级吗?所以在多方的利益与关系之间,秦惠王选择了杀掉商鞅给贵族一个交代。但同时商鞅变法并未被废除,这一点值得琢磨。可见如何利益最大化,秦惠王是有所考量的。
这么说来,难道商鞅只是权利游戏的牺牲者吗?非也、非也,如果我们仔细复盘商鞅在秦国改革期间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到他绝对是以为严明的执法者,但却把人做绝了。
他之所以走向死亡,绝不仅是利益集团的诬陷、秦惠王的弃子那么简单。如果再参考百姓和邻国对他的态度,你就知道他是怎么把自己推向死亡的了。
为什么旧贵族要举报他。这一点与上述大致相同,变法必然要切分贵族利益,触动利益的人自然要报复。但这其间不代表商鞅没有错误。动了别人的蛋糕,招致别人的怨恨这是自然,但你趾高气昂、肆无忌惮就是你的不对了。
改革后期的商鞅,很大程度上有点飘了,对皇室宗亲贵族是更加肆无忌惮地得罪。弄得权贵们怨愤百出,却敢怒而不敢言。而对于直臣赵良的劝谏,他也全然不理。赵良说:“外能听纳别人叫聪,内能审视自己叫明,克制自己的欲望叫强。虞舜说:‘自我谦卑方受人尊敬。’相国何以不能纳谏而行虞舜之德呢?”。商鞅却觉得自己比春秋时的百里奚更能干。
那为什么人民也不支持他。按道理来讲一个风行利落变法为人民带来好处的人,即使在朝堂上受到排挤,但百姓一定会支持他。可是史料记载,商鞅被车裂处死后,秦人非但没有怜悯,反而拍手称快!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商鞅变法的确执法严格,但也存在滥用酷刑、嗜杀成性的一面。商鞅变法时所设的连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商鞅执法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所以在秦的变法虽然行之有效,却因为残暴而招致普遍的怨恨。
举个例子,在秦惠王下令抓捕商鞅后,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鞅,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而即使商鞅说了自己的身份,也还是没有被收留。可见商鞅的法令确实深入人心,但他个人还真没留下什么好名声。
所以说,秦惠王拿他祭王位也就不难理解了。对秦惠王来说,他很清楚对秦国有益的是商鞅的法,而不是商鞅的人。既然变法已经结束,商鞅的为人又为大家所诟病,那又何必留你。
既然秦国已经待不下去了,为何不投奔他国。的确,对于春秋战国时的士大夫而言,一个国家混不下去了,换个国家投靠就好了呀。而且商鞅一身才能,大概率也会有人收留。但这样一个保命的屏障早就被商鞅自己扯掉了。
逃亡后的商鞅曾去过魏国,却被拒绝了,因为魏国早已恨透了商鞅。
商鞅曾带兵攻打魏国,魏国迎战的是公子卬,商鞅仗着和公子卬的老朋友身份邀请公子卬来大帐喝酒,说要谈和。公子卬到了,喝过酒、谈过盟约,商鞅居然让人杀了他,魏军也因此大败。你说这个插朋友两刀,失信于人的人有怎会受人待见。活生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万人嫌,自取灭亡大概也就这样了吧。
所以,当我们辩驳来看,商鞅的确是一个好的执法者,懂得在执法中立信、守信,而使万人信法尊法。但从做人上来讲,却实在不敢恭维,仰仗才华与功劳,失了谦恭的心态、失了个人的信用,又如何让人能在危难之际拉你一把。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如此,人在得意的时候会有点飘,这在所难免,但千万别做的过了。没人能保证自己一生都顺风顺水、傲视于人,不得意之时都得仰仗朋友拉你一把。所以千万别把事做绝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