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继承者》:普通人也能看得懂的科幻小说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着向外扩张的需求。”
《星之继承者》的故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2027年的世界,所有国家合并在一起,一支由联合国组建起来的太空军团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尸体,科学界为其命名为“查理”,同时将“查理”所代表的族群称为“月球人”。
因为“查理”与人类太过相似,以亨特为首,集合了语言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化学、数学等科研奇才的庞大科研团队开始着手探寻“月球人”的进化历史。
寻求答案的过程并不顺利。随着语言学家对“查理”随身物品上的文字进行破译,新的谜团接踵而来。而“木卫三”(书中指“木星的其中一颗卫星”)上发现的巨型“诺亚方舟”,又将人们的疑惑推到更深的地方:“月球人”究竟诞生于何处?“伽星人”的诺亚方舟上为何会有种类如此齐全的地球中新世生物?(注:中新世距今约2300万年到533万年前)
尽管科研团队各成员一度以自己掌握的发现为基础去选择立场,并与对向立场的成员吵得不可开交,但严谨的科研态度始终统一着所有人努力的方向。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个极为惊人的结果:
“月球人”是“伽星人”带到另一个星球上进化的地球人。当这个星球被核战毁于一旦后,战争中幸存的“月球人”又重返地球寻找活下去的机会。
故事结尾,一个地球上的考古小插曲为《星之继承者》系列的第二部埋下了伏笔。
看完此书,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作者的科学知识储备真丰富啊!
纵然是我这类几乎没看过科幻小说的人,也没有被书中的硬科幻吓到。
书中凡是涉及科学讲解部分的内容几乎全由人物对话完成,这样一来,仿佛读者自己就是聆听的对象,而作者本人就是讲解者。知识信息通过作者之口直接说与读者听,传达便毫无障碍。
看完此书我的第二个感受是:作者真是个幽默之人!
书里有一处这样描写到:一位博士担心自己的咖啡粉被研究室的学生抢光,故意将咖啡粉倒入储存化学品的罐子里,还贴上了“三氧化二铁”的标签。而当亨特提出想要通过杂乱无章的月球背面,重新测绘300多米深的月背旧貌时,这个博士又幽默回应道“你有办法靠一卡车汉堡包重新构建一头牛的原貌吗?”
此类存在于科学家之间的幽默对话,不仅仅是写出了作者本人的风格,也给读者提了一个醒:真正的科研,是可以将严谨与浪漫相结合的。科学家并非都是一丝不苟的形象。
幽默风趣之余,作者不忘给自己铺设宏大的故事框架添上逻辑自洽的细节。
诸如亨特最后赴命“木卫三”的原因。一开始顶头上司告诉他的理由是“你的志向应是星辰大海”。等亨特真的在远离家园的荒凉大地上,摒弃旧怨,与“冤家”搭档攻破最后谜团那一刻,真正的理由才得以浮现——两个顶尖科学家的价值不在于针锋相对,而应是其利断金。这是顶头上司用人的妙计,同时也印证了上司的秘书很久前那句断言:“格雷戈(顶头上司)在和人打交道方面简直是天才!”
以上种种构成了《星之继承者》这部极具本格推理风格的硬科幻小说。要我说,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作者在1977年便敢于畅想“人类世界大同,携手探索太空”。这样的人文情怀,让此书的格局比之同类又要大上许多。无怪乎此书能获得两届“日本星云赏海外最佳长篇奖”,还被两次提名“轨迹奖”——颇具人气的一个票选性奖项。
书本不简单,而写成此书的作者同样不简单。
《星之继承者》的作者名叫詹姆斯·P.霍根。和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辍学的神奇人物一样,詹姆斯也有16岁便辍学的经历。
辍学之后,他为谋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许多年。也许正是他骨子里那种不甘沉沦的奋斗精神催他上进,让他即使身处社会,仍然为自己极力争取来奖学金、重返校园。
毕业后,詹姆斯成了一名工程师,并以此身份周游欧洲列国。
传奇的人生和非凡的经历给他带来许多灵感。1977年,詹姆斯将这部“结合前沿科技与推理、故事悬念丛生、人物形象鲜活立体”的《星之继承者》带到读者眼前,而书的结尾仿佛是要致敬他不服输的一生那般写道:
“这亿万星宿已经交由我们来继承......今天,我们能在恒星之间闯荡;明天,我们就能在星系之间翱翔。宇宙中能够阻止我们的力量,绝不存在!”
这样的信念不仅仅是数十年前小说角色的心声,也是今天无数科学工作者,尤其是宇宙探索工作者们的真实写照。詹姆斯洞见的不仅仅是人类进化史上深远的过去,更是智慧生命延续下去的深刻未来。
作为一个富于感性的读者,在接受科学洗礼的同时,我还享受到了温情的沐浴。
一直以来,我们活像是书中描绘的月球人,对自己生存的星球不加节制地索取一切生存发展的必要资源。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人类历史以来,我们一直把这样的掠夺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这样的索取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近来,随着资源的日渐枯竭,自然环境的一再恶化,部分有识之士终于幡然醒悟,开始重视起“家园”这一名词的实质意义。
茫茫宇宙中,也许真的存在一颗和“慧神星”相似的星球,可以进化出像地球生命那样丰富多彩的生物。可是,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水平来看,是无法探究到这样一颗星球的存在的,更别说是要把过载的人类大批量运输到其他的星球上。
亨特在遥远的“木卫三”上凝望木星时曾生发出这样的想法:
“在他漂泊的岁月里,从来没有把哪个特定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潜意识里,他早就认同了‘停步处即吾乡’的洒脱。可在这一刻,他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离开了家。”
这段话写在亨特猜想“查理”临死前遥望即将毁灭的母星“慧神星”的心理活动之后,所折射的却是“我们要珍爱唯一的地球家园”这种深层意义,感人至极。
另一个触动到我的点是,当“月球人”进化有了一个自圆其说的推论之后,亨特对“慧神星”原住民“伽星人”的去向发出一番感慨:
“我(亨特)希望他们(伽星人)能活下来......在“月球人”的文献中,开头这样写的‘在远方的新城中,有着古代巨人现在的家园’,我真心希望这句话是真的。”
神秘的“伽星人”并没在亨特他们这次科学考察中留下多少信息,但他们被描述成是与人类生理结构相似、所创文明高度发达的外星族群。在面临生存危机时,他们也曾动用“诺亚方舟”般的运输舰,将地球上的生物运到“慧神星”上,试图改善恶化的生存环境。不过,在尝试失败之后,“伽星人”就从“慧神星”上失去了踪迹。
回想一下我们真实世界里的事:在发现臭氧层空洞之后,水火不容的地球各国也开始行动起来,携手改善我们生存的家园。可惜,破坏一旦成型是很难再抹去痕迹的。而亨特对“伽星人”的美好愿望,其实也是作者对人类命运走向的美好祝愿:若家园终究难逃一劫,希望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可以找到逃离的生机,把智慧文明存续下去。
全文结束之后,译者仇春卉老师在“译后记”里打趣道:
“作者在1977年就幻想人类世界在21世纪初达到大同,然而走到今天,他也许会感到失望了——早知如此,或许应该把时代设置在下世纪初更保险一点。”
可我想说:资源的开采以及消耗持续到今天,已经不是那个可以等得起的时代了。
是“保护”还是“保命”?“月球人”选错过的答案,我们不能一错再错:
在人类宇宙探索能力没能实现星际运输前,必须把地球看作我们唯一的栖身地好好爱护。同时,为了保护好人类几万年艰难进化而来的智慧与文明,我们又需要化干戈为玉帛,齐心创造更高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