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反思
一是以前还是太紧张,每天想做的事超出了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精力。不过并不是时间。
相当于,自己还带不动80斤,或者说带着80斤不能灵活行动,却非要带着120斤,知道自己有这个潜力!可是潜力总要一点点开发,适应才行呀!紧张的情绪,孩子的问题迟迟解决不好,都是源于这种想法打算计划。昨天看了《时间看得见》作者分析的一个案例,让我一下子更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现在的能力,和比较自洽的目标。
那就是2020主要的自我实现目标是,多读书,提高读书速度;因为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标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这是需要时间的。还有认真锻炼身体,这也是一直是个口号,坚持几天,又放下了。因为还有其它事情,似乎锻炼也是挤时间才能做,占用了其它事情的时间。
以前对于孩子的陪伴和帮助一直不够,不仅是指时间,也许反过来说时间上是多出了不少的。事实是心态。因为总是忙于自己的目标的追逐,总是或多或少觉得孩子影响到自己的进步,对于孩子的付出总是很匆忙,想要他们快点长大,快点把事做完,快点把习惯养成!
想要孩子把生活过好,学习学好,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积极的心态。可是身教胜于言传,孩子们也学会了,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内心里一边想着要做好,一边行动上没有改变,因为太沉重了,动不了。如果我说他,他还会反口“难道我自己不想做好吗?!”说实话,我理解,他想做好,就像我想做好一样一样的!
最根本的在于,我以为一生是无限的,似乎时间是无限的,精力是无限的,想要做到很多事。然而事实是,每一天的时间,包括一生也是有限的。要安排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还要分清轻重缓急。一边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然后再适量增加一些,或者同时再扔掉一些。不是真正需要或者喜欢的。
所以在岁末年初定下的,要写拆书稿,讲书稿,还要分享给他人。没有去想还有好多准备工作呢。以为读了一百本书,日更快一年时间就有了这个能力!还是对自己要求太高。当然也不是不能做到,也许不做饭,不做家务,不管孩子,不上班,甚至不睡觉,能达到吧。
可是还要锻炼,还要管孩子,因为以前该做的事,耽搁了没做好,还要投入时间精力和爱。孩子们小时候缺失的,现在还可以弥补,否则还得他们成人之后,痛苦摸索,自我弥补。希望在孩子还没离开我的时候,能够弥补。
实事求是,过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