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营销思维,就会拥有不一样的收获。

分享几个商业案例,大家开开脑洞。
1.
德国有家经营免费公共厕所的公司,一年赚3个亿。
免费还赚钱?互联网可以理解,实体怎么理解?
如果按正常脑回路来算,修建和运营一个厕所成本本身就不低,还免费使用,那怎么赚钱呢?
原来,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广告。这家公司把广告业务做得炉火纯青,从厕所外墙、内部摆设、内墙、甚至厕纸都作为广告的载体。因为这些公厕大多位于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商业街等繁华地段,其广告效应相当不错。
除此之外,这家公司还请了意大利、日本等地的著名设计师,设立了各种创意的公厕,让这些公厕的设计在设计圈内也声名大噪。
启发:真正的金矿都藏在地下。看一项业务,不要只看表面的投入产出。一定要记住,你能想到的,别人可能早已想到,只有发现别人看不到的资源,并善加利用,你才能做出一番成就。
2.
有个做设计的朋友,水平很高,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做工作室。因为以前的业务关系都是老板的,自己只是专业的设计人员,没做过销售工作。
一开始没业务,怎么办呢?
某天,他灵机一动去了招聘网站,向一些小型公司投简历。去应聘的时候,对方当然都很满意,只是这么资深的专业人士他们根本请不起。
于是,他顺水推舟,“这样吧,你把你们公司的这块业务外包给我来做,这样不用再养一个团队,可以省不少钱,况且养的团队也未必能达到你的设计要求。”
就这样,好几家公司都答应了。他的初始业务就是这么一单单地做了起来。
启发:建立客户关系,核心是信任。任何可以接近客户、获取客户的方式都可以尝试,不一定是打广告或托关系。
3.
听一个朋友说她的一位学美术设计的朋友,转行卖鸡蛋了。
就是我们吃的那种土鸡蛋,据说生意非常好。
美术设计和卖鸡蛋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
原来,这位朋友帮做土鸡蛋商家做鸟窝,用草编的小鸟窝。一个鸟窝放一只土鸡蛋,然后装在盒子里,卖生态鸡蛋!
没想到,这鸟窝生态蛋竟然卖得特别好,据说某大型鸡蛋供应商也和他签了供货合约。
一个鸟窝不到1块钱,一只土鸡蛋加一个鸟窝,可以卖5块钱!
启发:标准化的东西往往缺乏表达力,用具象的形象来表达商品特性,直观、简单、不用解释,因为其本身就是价值的一部分。
4.
昨天有位群友说,她楼下的宠物店业务转型了。
不卖狗了,改成送!
送?怎么赚钱?
人家送,是有条件的,唯一的条件是,每周来店里给宠物做一次美容和洗澡。
多少钱呢?
免费!
都免费了,这些钱哪里来?
没多久,店老板开始招生“宠物美容”培训,35天6500元包教会!
店里生意非常好!
启发:感觉活脱脱一个流量变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