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写,怎么破?
从2021年12月参加席延飞校长的公益阅读分享群,当时要求日更,不少于500字,我一直知道写作的重要性,只是没有一种外在力量的逼迫,一直懒写。参加之后开通简书,开始慢慢码字,至今也在坚持,可最近越发不知道怎么写?越写越差的感觉,越写越不走心,没有什么可写的,心里一次次的想放弃,可是又不甘心。想到这,越来越心慌和焦虑。问题出来了,怎么破呢?
01不断阅读
有人说,要写1000字的文章需要看10000字的内容才可以,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有输入才能输出,开学后,事情比较多,每天只能断断续续的阅读,缺少一些深度的思考。看书时,需要静心,在我这个上有老,下有小,既有工作又要家务的中年妇女身上,享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实在太难了。既然改变不了客观条件,只能改变自己,必须从一天之中抽一个完整的时间来阅读和写作,不为外界所扰。打算早起的一个小时用来码字,这时间是思维最清晰的时候,中午的半小时用来阅读,上午再找一节课的时间阅读,没有时间的保证,哪能的深度思考。以前我喜欢同时阅读好几本书,发现这样几本书之间穿越很难,以后就一本书看完接着看一本,可以对整本书有深入的理解。当然还要记笔记,做批注,这样才能边看边想。
02不断“被看见”
每一个人渴望“被看见”,学生希望老师“看见”他,教师希望领导“看见”他,“被看见”后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我一直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不敢“被看见”,虽然在简书里也有人阅读,但是都是不认识的人,看了又何妨,这样的想法时间越长,越来越没有写作的热情,因为写好写坏,写多写少都一样。大多数人的写作成了大家,我也不是为了名利去写,只是给自己的生命留痕,用文字去雕刻生命。我需要让我浅薄的文字被大家看见,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如果在有人点赞和点评,这样才能促使我进步。我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有什么不能见人的呢?可能有一些风言风语,那又如何,其实是自己不想写而羡慕你呢。
03不断思考
朱永新教授说:“专业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善于从巨人的想法中内化成自己的想法,这离不开思考。需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深度思考,哪一篇文章是随随便便就出来的,从语言的组织到文章的结构,不都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产出的,没有脑神经的刺激,哪来的灵感,需要让自己的思绪“狂飙”才有写作的“安心”。
陶行知说“知行合一”,既然我找到问题的症结,接下来就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先从每天的八百字开始,逐步给自己增加,坚守的过程很难,但沿途的风景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