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练人千里(1)
中秋佳节,抬头望见的月亮一如我最初见到的模样,只是那夜空,并不是我熟悉的夜空。
在上海生活了三年,从初见时的陌生到之后渐渐熟悉,再到拿到上海的户口,成为“新上海人”,这转变花了我三年的时间,但没有花费我太大的精力,所以得到的时候,除了感慨不用再去经历那复杂的流程,并无兴奋。和朋友说起拿到户口并没有什么感觉,他回了我一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是啊,很多东西,得到之后常常便觉得无所谓了,但没有的时候,却会无限畅想它的美好。非自己亲身经历的道听途说,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真正拥有时的那种感觉。而无须拼尽全力得到的,也常常忘记去珍惜。
就像那些随风而逝的友情。
学生时代的友谊,往往来得很容易。
也许只是因为顺路,你们就自然成为了结伴同行的好友。小学的时候,为了保障大家安全,每个班的同学都会分成几个小分队,顺路的同学会一起回家。好像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记忆中最早的两个好朋友。我们喜欢探寻不一样的回家之路,若在那些小小的冒险途中意外发现其他同学的住处,那便是很大的惊喜,够我们高兴好几天。记忆里,我们一共发现了七条不同的路,每天随心情变换,可以选择不同的回家方式,这大概是最快乐的放学时光了。
其中有一条路,会路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有石板,不同石板之间有的间隔短,有的间隔长,我们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跨越石板。面对那些相隔过近的,大家基本直接跨过,而相互之间距离过长的,也基本绕行,不敢自讨苦吃。最喜欢接近的,是那些距离适中,让我们感觉有机会跨过,但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两块石板。小小的助跑,腾空跃起,哐当,掉水里了。当时的小伙伴一个先我跳过去了,另一个看到我没跳过去,便不敢再试了。三个八九岁小女生的冒险,最危险大概也就到这里了。那曾是我童年记忆里最狼狈的时候,而且发生过两次。现在想来,却觉得十分有趣。
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了一个新的女生,长头发,眼睛亮亮的,笑起来的时候甜甜的。老师把她和我安排在一桌,她成为了我新的朋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