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6章,依恋体验的多样性。
我们的第1个依恋关系为心智提供了最初的蓝图,在这些依恋关系中形成的人际沟通模式,被内化为结构性模式的集合,也就是所谓的自我。
可以这样说,在婴儿的非语言沟通中,无论是什么引发了父母的调节性反应,都会被婴儿纳入到规则之中,同样无论是什么会激发起父母的厌恶性反应或者没有注意到的都会被婴儿排除在规则之外,正如 Main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婴儿从这些早期的交流互换中,所推论出来的规则不仅决定了他们如何表现,也决定了他们允许自己如何感受期望思考和记忆的内容,这些规则在儿童的内部工作模式中加以编码,内部工作模式保存了儿童依恋发展的历史资料,而且塑造了他们此刻与将来和他人及自己的关系。
婴儿的依恋模式究竟有多稳定呢?对12个月大的婴儿根据陌生情境实验分类和成人后根据 AAI分类出的安全或不安全依恋模式,二者的符合率,在68%~75%之间。
Mary main的原创性研究在当前的结果则表明从婴儿期到19岁时的依恋模式,符合率高达80%以上。
另一项研究显示,婚姻能够让成人从不安全依恋转化为安全依恋,表明个体依恋关系特点的改变,能够对个体的依恋工作模型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些都使心理治疗前途光明。
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形成了自我最初的结构,患者对治疗师的依恋则在之后呈现自我的结构,把不安全的工作模型转变为争来的安全模型,在心理治疗中要产生这样的转变,就必须同时既为患者解离的过去,留出空间也为患者当前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模型,重要的是整合旧的体验和创造新的体验,可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那些被否认的感受想法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并最终在治疗关系中为这些体验提供容身之所,这种认识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去想象理解以及共情性的对患者的主观体验进行共鸣,包括他们的童年经历。
一、婴儿期及以后的依恋模式。
Main通过对婴儿6岁的儿童以及成人有关依恋的体验和表征的研究,令人信服,而又详尽地阐明了依恋方面4种初级心理状态的发展特征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1 安全型/自主型依恋:自由的连接探索和反思。
在陌生情境实验中被评定为安全依恋的婴儿,能够在接近母亲寻求安慰和单独探索充满玩具的房间之间保持平衡,似乎母亲并不要求或者期望他必须成为婴儿注意的客体。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长到6岁时通常表现出情绪的开放性。当他看到容易激起情绪的描述分离的照片时,他能够自如的讨论照片中孩子的感受并想象这种感受的来源,而且他能够为图片中孩子的危机去构建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安全型儿童六岁所画的家庭图画也具有典型的现实性。他们通常会把父母和孩子画成彼此近距离站着,每个人的手臂都向外伸开,仿佛张开臂膀去接触对方。
安全型儿童的父母有什么特点,首先他们在AAI访谈文本中被典型的评定为安全自主类型。其次这些父母的话语模式是一致而且具有合作性的,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自如的在访谈者的问题和探查,以及他们自己的记忆感受想法之间切换。这些父母看上去能够全然临在当下可以深思熟虑,能够对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放,而不被他们左右,甚至当他们回忆起和父母那些让人纠结的体验时,他们似乎有能力保持一种平衡的视角反映出他们努力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并且有时候可以原谅。
注意:安全型父母的亚型—命名为挣来的安全。
他们描述了有问题和痛苦的童年经历,这种经历通常会造成不安全依恋,但他们对童年经历的描述前后一致,并且富有合作性。这些拥有争来的安全的成人,通常能够跟亲密的朋友爱人或治疗时发展出情绪层面非常重要的关系。
安全依恋,儿童的父母拥有元认知检测的能力,既能身处自己的体验之中,又能自身自己的体验之外。
2 回避/冷漠型依恋:不太显眼的隔离。
回避型婴儿的典型表现是缺乏安全型婴儿的灵活性和足智多谋。在12个月大时,能够看到他开始主动回避母亲,这可能是由于更早年时母亲持续拒绝孩子,对于躯体以及情绪接触的要求,或者由于母亲不予倾入控制以及养育中的各种唤起。
尽管回避型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期间看上去并没有担忧的表现,而且在从句时表现出对母亲的忽视,但是他们在生理上的反应方式确实他们实际的痛苦毋庸置疑,他们已经学会了压抑在分离和依恋方面相关情绪的自动表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感受不到这些情绪。
回避型儿童的家庭图画是不安全,刀枪不入。典型的状况是,所画的是未经分化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带着刻板的笑脸,彼此保持距离,而且常常飘荡在空中,通常都没有手臂。当给这个孩子呈现他自己的家庭照片时,6岁的回避型儿童往往转过头去拒绝看照片,并随意把他扔在地上。
回避型儿童的父母都被评定为冷漠型,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通常会贬低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AI访谈文本中,这些父母的话语模式前后不一致,而且也缺乏合作性。他们有两个密切相关的标志特征,他们会坚持说对童年的体验缺乏记忆,在他们声称拥有的理想化关系和实际生活中,看上去问题颇多的关系之间自相矛盾。
冷漠型父母在AAI访谈文本中出现的差异性,他们大部分在开始时会选择义美之词来形容与父母的关系,但后来让他们对自己的选词作出解释时,他们回忆出的事情并不那么乐观,那些被理想化或正常化的描述没有得到后续的支持。
回避型或冷漠型歌曲的内在和人际体验,第1种模型是意识层面的信奉并涉及到一种感觉即自我是好的,强大的完善的,而其他人是不可信的、依赖人的不足的第2种模型是无意识层面和恐惧的伴有令人不安的感觉,即自我是有缺陷的,依赖的,无助的,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有可能是拒绝的控制的,惩罚性的。
降低活性策略,支持第1个模型而防御着第2个模型。
作为治疗师,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看到这两个矛盾的模型出现在冷漠型患者身上。他们似乎将自己的脆弱和需求重新放置在他人身上,而他们把这个人体验为一个懦弱的,麻烦的,令人讨厌的角色,更普遍的是这些患者膨胀的自尊,只有在自己所依赖和爱的人身上找出缺陷,并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时,才会感到安全,否则他们无法依赖和去爱。
3 矛盾型或迷恋型依恋:没有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
矛盾型婴儿存在过度激活策略,回避型婴儿的标志是对情感的过度调节,而矛盾型。婴儿则涉及到调节不足,因此在陌生情境实验终于玩具矛盾性婴儿,却只能关注自己的母亲。
矛盾型婴儿一方面会在黏人和愤怒的反抗之间交替摇摆。另一方面又会陷入到无助的被动状态,这使他们非常难以接受安慰。
看到表现分离主题的照片是矛盾型,幼儿会说照片里的孩子会去为父母买花,但后来又把父母的衣服藏起来,矛盾型的重聚以行为上传递出混乱的信息为特征。矛盾型儿童描述的家庭图画被形容为脆弱人物,要么很大,要么很小,彼此靠得很近,经常明显的突出脆弱或者私密的身体部分。当给6岁的矛盾型儿童看自己的家庭照片时,他表现出焦躁不宁,不安的凝视着照片,然后用指甲划着自己的皮肤。
矛盾型婴儿的父母通常会描述一个很久前与父亲相关的情境,痛苦的抱怨,对父亲不满,他的委屈好像刚刚发生过一样。
迷恋型父母不仅失去了前后一致性,同时也失去了合作性的话语能力,这些父母以混乱和让人迷惑的方式进行沟通引起的叙述很难跟踪,内容冗长又让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重点,在和访谈者的关系中,他们容易被情绪淹没,无法根据一般的谈话线索作出调整,不鼓励自主性。
Main的研究表明这种痛苦与婴儿期形成的虚假,但感到安全如此牢固的焊接在一起,即便在成年后也被一次重复难以卸载,结果这些迷恋型父母的过度激活策略会跟孩子一起活,现出来也由此被孩子所沿用。
4 混乱或未解决的依恋:丧失和创伤的伤害。
陌生情境实验中,为施行婴儿对母亲的行为,我们甚至是解离的婴儿的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受到父母的惊吓后的反应,或者是父母受了惊吓或解离的反应,激起了婴儿的恐惧,可以把这些行为理解为他们反映出当婴儿感觉处于危险中,他面对无法解决的两难困境。生物学上注定的安全感同时又是惊恐的来源,这时他有组织的依恋策略崩溃了。
混乱的依恋类型的孩子看到分离的照片时,他们往往沉默不语,过于焦躁不安,以至于无法作出反应或者想象出灾难性的结果,或者表现出言语或行为的紊乱,他们的家庭图画也表现出让人不安和怪异的成分,比如被肢解的身体部分,骷髅或者是胡乱图画的人像。给这些6岁的儿童看自己的家庭快照时,这些孩子变得沉默,不合情理或表情痛苦,例如其中一个孩子本来挺高兴,后来整个12秒一言不发,很不高兴地弯曲着身体盯着照片。
混乱型儿童的父母体验到自己没有解决的创伤和丧失,重要的是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这些创伤性体验本身,而是这些体验是如何被整合和理解的。
混乱型婴儿的父母的说法与某些现实并不相符,或者在因果关系以及时空关系上背离常识,这些都表现出对推理的监测事物,当邀请他们讨论丧尸或者虐待时未解决型父母好像一时间被侵入性的创伤相关记忆和信念淹没了这些记忆和信念,通常被禁锢在一种隔离的解离的心理状态中,现在却成为主导的心理状态。
这些父母对话语的监测失误。上也可以看出来,例如从对创伤体验评估秩序的描述,突然转入对繁琐细节的纠结中,从重点描述突然转入长时间的沉默,回忆不起来自己之前说过的内容,或者从一种叙述声音改变为另一种声音。
Main认为正是创伤性记忆的侵入,造成了AAI文本中被访问者的失误。这种记忆的侵入也在家里造成了未解决型父母一些下来的行为,导致了他们婴儿的混乱型依恋模式。
未解决型父母被上述心理状态所控制,会很容易表现出吓坏自己孩子的行为方式,父母的暴怒引发的躯体或情绪上的虐待具有双重破坏作用,孩子既不能去向,也不能逃开这样的依恋对象,同时被视为危险来源又是唯一的安全感。
他们的元认知检测能力大大受限,因为如果他们深入的体察自己和他人,那就要面对自己为了情绪需要而深埋于内心的东西,为解决型父母借力或危险的工作模型是他们的孩子处于危险境地,发展出混乱型依恋模式,以及常常与之相连的各种精神病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