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那些年,工作真疯狂
我从乡镇中学调到县城,学校是一个新建单位,在县城东郊,一边建设一边招生。
我是教化学课的,初一没有的课程,就在更远的一个联中上课,临时改数学和物理,等学校完全建好了,这个联中就撤销了。
我住县城西半区,这一东一西远的有十几里,近的也有五六里,一天至少跑两个来回。
那一年,也是巧了,新建学校需要老师,得托熟人关系,还算顺畅没有花钱就办成了。
我那时年轻,工资不高好像就一百来块钱,借钱在县城盖的平房需要还账,慢慢还不着急。
在联中时没有早晚自习,还算轻松一些,也就是跑跑路;等新校建成了,有了早晚自习,任教班级多了,工作量也就大了。
我这人天生的工作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三个班的课,一个班主任,还兼任教研组长和实验室兼职管理员。
别的且不说,就单单一个化学实验室,利用业余时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玻璃导管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加工制作。
没开学生实验课之前,也就是迎接检查验收,准备一些必须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
1999年,正式开始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这个工作量就格外的加大了,六个班八个班十个班,直至十二个班,这些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就像流水席一样,需要源源不断的撤换添加。
这七八百学生,做一次实验光试管一项就上千只,刷洗、烘干。硫酸、盐酸的消耗,就像喝凉水一样,得按比例配制出来,一个个装瓶一桌桌撤换。
每一年的实验操作考试,满分率平均分我们都是稳居全县第一。在全市教学表彰会上,我们化学组都做过典型发言。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值得吗?值得,把自己的所学发挥到淋漓尽致,一片丹心做教育;有时又觉得不值,教学质量好了,升学率高了,管理自然得严格,严了就会得罪一大批学生,学生才不会领你那个情呢!
倘若在乡镇中学,尽自己的力就行了,上班不出校门,有自己的宿舍和伙房,吃饭如可,也不耽误晋职称,没有升学压力。
想想那些年,工作真疯狂。图的啥?教学是个良心活?
多跑路;
多出力;
多挨饿;早饭晚饭不能按时吃,不在饭点吃饭,把胃糟蹋了。
自己孩子的辅导都没时间,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那呼吸的气息在逸散在交流。
肯定,青春旺盛时什么都没想,我自己乐意那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