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晴雪”

进入初夏,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空中却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是不是很神奇?
但神奇的雪花却惹得众口一词的吐槽,因为这种“雪”不仅不能够净化空气,消杀病菌,相反却是引发口腔、气管、肺部不爽的元凶,它就是在这个节气最活跃的杨树飞花。

5月4日那天,我与先生随一帮年轻人去一家鲁西黄牛饲养基地,刚下车,便被空中大片大片恣意纷飞的杨花震撼了,就象晴天里的一场飞雪,下的是纷纷扬扬,无边无沿。
这里有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正是它们,做了“晴日飘雪”景观的始作俑者。
从来没见过如此大规模的晴雪气象,一团团,一片片,树下,道旁,到处都是“积雪”的身影。

景象壮观,却令人不爽。大家自始至终都没敢摘掉口罩,就连中午吃饭,餐厅的门每一次打开,都会有无数的杨花雪片趁机飘入。
这情景,令人恐惧。真不懂在古人的生活里,咏絮的诗怎么会写的如此轻松,惬意,家谢道愠和林黛玉等才女,还因此被冠以咏絮才的美誉。莫非古时的杨花飞絮,只会给人带来文思泉涌的助力,却没有身体的不适?

李白的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是写于这个季节杨花将要落尽之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似乎外部环境带给诗人的,只有感怀与深情,没有一点满天飞絮带给人们的不快与不便。
林黛玉写柳絮的词更是唯美,借物咏志,寄寓情愫,通篇看不出讲究矫情的林妹妹,对飞絮的一丝恨意。
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也许这才是时代之沟,此一时彼一时,连杨花柳絮给人的感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管怎样,初夏的飘雪,似是天灾,影响了空气,影响了环境,更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
真希望此时能降一场雨,一物降一物,雨水将会打湿飘雪的翅膀,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