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将快速阅读的乐趣进行到底:一年快乐地阅读300本书

2021-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晴阳爱阅读

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一个话题:一个月读30本书会是什么样的体会?

一个月30本书,也就是说一天阅读一本书。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中提出的“流水式阅读”法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完成看起来并不大的“小目标”。

但是,如果真的要执行起来,也许没那么简单,关键在于规划。如果没有规划,很容易拖拖拉拉,无法完成目标。

你想啊,如果没有做好规划,每天早晨起床后的阅读时间,你首先思考的是:我今天应该“流水”哪本书呢?有可能选择来选择去,一个小时过去了。如果有较好的规划,这一个小时一本书的精华已经落在你的笔记上了。因此,就像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规划一样,阅读也要有一定的规划,执行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那如何规划可以做到一天一本还能乐此不疲呢?

制定一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视同等闲

如果你能提前规划好一周要阅读的书目,每天一到固定的阅读时间就专心“邂逅那令人心动的1%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启一天中美好的阅读时光。

作者建议,一周用六天“流水式阅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籍,剩余一天作为“自由日”,比如将周日确定为自由日。

这个“自由日”同时也是“规划日”,在这一天,规划好下一周前六天要阅读的书目,并且哪一天读哪一本必须是明确的,减少以后选择的成本。

除了这六本快速阅读的书以外,读者可以将“自由日”设置为“非读书日”,也可以自由选择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不需要快速阅读的书来慢慢欣赏。当然,在平时完成快速阅读的目标后,剩余的阅读时间也可以阅读需要慢慢品味的书籍,比如小说等想象累文学作品。

这样下来,一周我们不仅探寻到六块“宝贝”,还品读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岂不快哉?

打破兴趣壁垒,拓宽你的书籍喜欢边界

在规划阅读书籍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只选择自己想读的书籍。

作者指出:“只选择自己想读的书籍,读书就会千篇一律”。选择书籍的时候,一个要点就是:选择一两本自己不太想读的书。

兴趣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需要慢慢拓展的。

作者在书中讲到:“读书的妙趣,就在于产生兴趣的那一刻。”

就拿我为例,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在学校一直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后端开发。但是工作后,领导给我分配的是前端网页开发,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开发语言。学习之后,也渐渐喜欢上了前端开发。目前的我,辞职在家带娃之后,有空闲就拿本书看,现在又对阅读写作产生兴趣,虽然目前还比较菜鸟(手动捂脸)。

当然,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勉为其难,硬着头皮阅读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书籍。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去年她想扩宽她的阅读边界,买了一本概率统计方面的书。学文科的她,看到书上的一大堆数学公式和符号完全傻眼了,根本进行不下去,最后只好放弃。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扩大兴趣范围,在选择书目时少一些挑剔即可。这样,流水式阅读的过程,也会多一些新鲜的刺激。

如果实在不知道从哪里突破,那就找别人推荐的书。像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分享书单,还有豆瓣上评分较高的书籍都可以作为入口点

如上就是为你的快速阅读保驾护航的规划之策:做好每周的阅读规划,轻松快乐的开启每天的阅读时刻;选择书籍时要打破兴趣壁垒,适当地走出阅读的舒适区,也许外面的世界也有你的兴趣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