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说》:低俗却绝不简单
据说这是一部封神的电影,因为所谓的“环状结构”和“多角度演绎”的叙事手法,以及透过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借机讽刺社会的低俗。
当然,看完这部电影我也有同感,但是触动我的不是以上所说,而是这部电影给我的两个思考:
第一,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讲述的故事和小说无关,为什么叫低俗小说?
百度了下电影背景,结合电影开头对单词Pulp的解释,低俗小说是指由各种废旧报纸、书籍搅合而成的纸浆而成,内容简陋通俗。
而电影的叙事情节,打破了一贯的线性叙事,把一个故事拆分成若干个小故事,或者说由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一个看似完整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人物和主角都是社会上的小人物,和普通人有着更为紧密的社会属性的关联,故事之间的人物与事情互相嵌套,但这些故事并非按顺序演绎,除非看到结尾,否则无法看到故事的全貌。
故事的内容不是Du品,就是星或者杀人。手法碎片化,内容低俗化,进而形成一部电影,正如低俗小说那样,作者昆汀暗喻自己的这部电影就是简陋碎片故事拼凑而成的内容低俗的电影。
可以说,作者极致自谦,也可以说作者心思巧妙。
第二,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我看到有人说是偶然与不确定性,也看到有人说是对社会低俗的讽刺,这些主题电影都是有所涉及的,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我来说,我只想到了一句话: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一开始,文森特和朱尔斯去执行任务的路上,朱尔斯给文森特讲了团伙里一个人因为给老板马尔沙的老婆做脚底按摩而被马尔沙推下楼梯摔成了残废的故事,紧接着,文森特就告诉朱尔斯老板马尔沙让他在自己出差期间陪他老婆蜜雅吃晚饭的事。
在接下来的饭局中,文森特和蜜雅摩擦出暧昧的关系,正如蜜雅所说,遇到了合适的人,即使不说话也不会显得尴尬。送蜜雅回到家,文森特借口上厕所不断地告诫自己保持理性尽快离开,结果蜜雅嗑错药差点没命。
慌乱中文森特带蜜雅去了度贩子的处所,边看医书边学习的他最后还是把打肾上腺素的重任交给了文森特,一针下去,蜜雅活过来。
文森特和蜜雅的暧昧,蜜雅差点命丧黄泉,哪一件都足以让文森特和那位做脚底按摩的哥们享受一样的待遇,所幸,他躲过了一劫。
巧合的是,一开始他听到那个故事不以为意,后来却成为故事中的人。我们的现实不正是这样么?永远不要觉得那只是别人的事,因为很有可能就会变成自己的事。
其次,文森特一开始是杀人如麻的杀手,在文森特的逻辑里,他总是开枪的那一个,然而,在酒吧和拳击手布什有过一次摩擦,那一次,放荡不羁的他仍然占了上风,却在后面追踪布什的过程中,因为把枪放在了外面,被赶回家找寻金表的布什抢占了先机,于是,从卫生间出来的文森特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被射杀。从前,他杀人不眨眼,此刻,他被人不眨眼地杀掉。从前,他是扣动扳机的人,现在他是枪口对准的人。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概就是这样吧!
再来说拳击手布什和黑帮老大马尔沙。一开始,只闻其身不见其面的马尔沙充满了神秘感,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他光秃秃的脑袋和低沉而充满哲理的话语,他告诉布什:自尊是害人的,要把自尊丢弃。彼时的他,是高高在上的老大,布什是只能屈从于他的小弟。
而当布什获得拳击比赛的胜利,携款潜逃之际,为了回公寓去拿父亲和战友藏在屁眼里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家族传承金表,遇到了正在全力追踪自己的马尔沙,荒诞的是,两人扭打到一家卖枪的商店,却反被同性恋的商店老板和警察扣押,本属于敌对关系的两人又站到了统一战线上。
后来布什得以逃脱,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返回救下了被爆菊的马尔沙。
至此,局面得以扭转,本在逃命的小弟救了大老板,而万人之上的黑帮老大却被见证爆菊,最后被自己追踪的小弟反救。
曾经告诉布什要抛弃自尊的马尔沙却在此刻无法抛下自尊,他选择放过布什,前提是保守这个屈辱的秘密,并永远离开。而本该死在马尔沙枪口下的布什也得以活命。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能说没有谁永远在一个位置上,得意时善待人,失意时善待自己才是上策。
最后,是朱尔斯,一开始也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徒,每次杀人前都要先用生经里的话给受害者上一堂人生大课,再扣动扳机。然而,在和文森特一起执行杀人任务的时候,躲在卫生间的家伙冲出来乱枪扫射,却因为靶心失位而成功躲过一劫。
看着墙上的枪洞,朱尔斯认定是神在保佑自己,躲过一劫是神迹,于是他决定这一票既是他的最后一站,他要金盆洗手。可笑的是,处理完文森特因为擦枪走火而杀掉的马文之后,两人来到餐厅吃饭,却遇到两个小毛贼打劫餐厅。朱尔斯这次成了被瞄准的对象,他本有机会反杀小南瓜,但他意志坚定,决定冒险以不见血的方式结束这场抢劫,对着小南瓜和兔宝宝又是一堂人生哲学课,终于,以自己所有现金和餐厅客人钱包为条件,他成功了,他没有再杀人,也没有人被杀,小毛贼离开,餐厅恢复正常。
对于小毛贼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对朱尔斯,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他可以继续做一个黑老大的杀手,但他选择走另外一条路,也许正是这份醒悟解救了他,而将他从低俗中解救出来的正是他自己。
像《天道》丁元英所说的那样,人生的主动权一直在我们自己手上,遥远的地方没有救世主,唯有我们自己能救自己。
这部电影用看似荒诞低俗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人们自以为是的人生哲学,表面低俗却绝不简单,该如何生活,想必看完电影都有了我们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