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为学

2017-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2009清心有源

一、学无常师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3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二、学而时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学不躐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治学方法

1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如学也。

2由博而约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颜渊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3温故知新

子曰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礼记·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4下学上达

子曰:君子下学而上达。

5为学五步:学问思辨行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思维六术: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