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欲望的纠缠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罗特其人

    或许是对快乐的欲望导致了深深的痛苦。

    记得高中的时候,宿舍里闲谈,说到人生三境界,也就是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班长说到达第二境界就行了,因为听说第三境界的人就不会有凡尘的欲望了,太恐怖了,他可不想当和尚。大家都笑了。害怕失去欲望,或许这是班长的本意。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原来那帮清澈的少年们大都纷纷拜倒在俗世的欲望脚下,权力、金钱、事业、爱情、才华、智慧......身在中年,又有谁能轻松说出害怕失去欲望这句话呢?巴不得六根清净,无欲无念吧。在欲望的漩涡里翻滚过二十年后,大概大半的人向往的是逃离苦海。然而,是想逃就能逃的了的么?人到中年,入世已深,各种利害关系相互牵连制约,个人被种种情景所束缚,在劫难逃。也许就是闲下来的时间里逛下寺庙,发发感慨,感叹庙宇的清净。然而,内心深处又极其割舍不下俗世的欲望,明知是苦,也要深陷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半的人都着了魔。

    表姐是信佛的,前些年看到我很痛苦,就带我去寺庙,并且教会我读一句咒语。咒语的主旨意思就是一个“舍”字。对于欲念很重的我来说,这大概是对症下药。然而,我还是糊涂的,犯着跟老班长一样的错误。害怕失去欲望。内心深处的意思是欲望是快乐之本。对于快乐的事情为什么要主动舍去呢?庙宇里的老和尚们真的比那些纵欲无度的贪腐之人们快乐么?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年轻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质疑前人所谓的智慧箴言,然而慢慢的它们都发挥了威力。于是,我决定不经过理性的思考,借着对前人的信任,相信他们的话。或许,当有一天自己达到那个境界,自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呢?反观自省,欲望真的带给自己快乐了吗?

    那是当然的,欲望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快乐。每当欲望得到满足,那种快乐是令人振奋的。只是,每一种满足的对立面就是得不到。欲求不得的痛苦。或许前人的意思是本来没有欲望这件事,如出生的婴儿,如果他是健康的,他每一天都会向所有人微笑,眼睛清澈,仿佛一下子能看到心底。他们都是快乐的。然而,之后他们长大了,开始沾染尘世的欲望。原本淳朴的快乐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快乐和痛苦的两极震荡。欲望带来多少快乐,就会带来多少痛苦。快乐和痛苦的强烈程度取决于欲望的强烈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欲望不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把戏么?凭空的制造出了所谓的快乐和痛苦?

    我想当庙宇里的老和尚看到世人烧香拜佛,各自愁容不展之时,或许内心只是微微一笑:这都是欲望的烦恼。我想一个人在未沾染欲望的孩童时期算是一种生命,在欲望漩涡中不断沉浮是第二次生命,若是能跳出欲望苦海,大概就是第三种生命了。又有多少人到死的时候,能够活到第三种生命?

    孔子讲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老庄讲恬淡虚无;老和尚就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个是管理欲望,懂得分寸节制;一个是直面欲望的本源,逐渐淡化虚无;最后一个就直接是看破红尘了。这些传承了千年的前人的智慧应该被无数人实证过,确有其事。古人当不欺我。

    对于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如果直接去相信,大概这就是信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