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阳明心学思考集-余超林致良知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2019-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今天抽空看了《阳明先生年谱》,其中对于1508年,阳明先生37周岁,因为得罪大太监刘瑾,被迫贬到山高皇帝远的蛮荒之地-龙场,贵州基本是现在,其经济发展在全国也是靠后的,可想而知,500多年前的龙场,一定是非常荒凉,原始森林、生产条件极差,阳明先生的随从一个个都病倒了,这个时候,阳明先生还要发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煮饭亲自搞后勤,终于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阳明先生不是一辈的普通人,他出生在一个殷实家庭,父亲考上了状元,阳明在15岁就开始上书皇帝,纵论国家大事,为国家出主意想办法,具有非常的当担同时他志存高远,从小读书立志做圣贤,也曾经熟读朱熹的著作,为了成圣成贤

!格物致知,格竹吐血,无法再格下去了。终于被贬到贵州龙场,在某一个深夜,外面下着大雨,雷电交加,突然阳明先生兴奋大叫,终于悟道了:那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必向外求,凡事在事的本身下功夫,去这着力,向外求这一条路根本行不通。所以,其实何为圣贤?圣贤在哪里?人人心中有无尽宝藏,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正如致良知四合院团队所总结的那样:

      “圣人之道,可学而至!我们的内心有无穷的宝藏,是被不明和贪欲给阻碍,只有明心净心,扫除不明,剔除贪欲,放大格局,无我利他才能成就圆满的人生!心即理,心是道的源泉!心外无物,内圣才能外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阳明心学的四部曲“心-道-德-事”

      阳明读透朱熹的书籍,为了成圣成贤,学习格物致知,学习格竹格到吐血,以至于无法继续下去,这就是典型的在事的层面下功夫,事的层面下功夫其实收效甚微,所以几经辗转几经曲折来到贵州龙场,居然在山洞了突然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只要立志成为圣贤,在自身内心下功夫,利用自己的心去感应天地的能量、感受社会、家族、祖先的能量,我们就会取得重大突破。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我比较认可如下观点

      “今人学习阳明心学,经常将其当作成功学、幸福学,而阳明先生的“道”,不是私利之道、不是私欲之道,不是小我之道,也不是谋求功名利禄之道,而是成就圣贤之道。如阳明先生在《教条 示龙场诸生》中所说,立志而圣则圣矣。”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曾国藩是阳明先生的好学生,他经常提醒自己“不为圣贤,变为禽兽”,不断从心的层面下功夫,心即道,道即天,良知即天理。人的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之心。凡人的心,被不明私欲所遮蔽,圣人之心,乃人欲尽去而已。而凡人去一分私欲,即复一分天理,到至诚之时,即得圣人之心。

        个体人生的幸福与快乐,通常取决于我们的赋予人生的意义。我们选择掌控私欲,成就圣贤之事,我们选择被私欲掌控,成就凡夫之事。

      心学的核心,不是帮助我们获得权情功名,而是让我们跳出权情功名的操纵与遮蔽。我们要学会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不假外物!

      回到原点

    绝大部分人都在事的层面下功夫,他们成就了普通人家的生活;

    少部分人在德的层面下功夫,他们成就了中产阶级的生活;

      极少部分人在道上功夫,他们成就了顶尖高手的生活;

      非常稀少的人在心上下功夫 ,他们成就圣贤、国家栋梁的生活;

    阳明先生在龙场终于领悟到: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开发无尽宝藏,值得大力开发,我们从单个的小我格局看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放大自己的格局,大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以圣人之心为心,为国效力,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私利,永远以一个清澈干净的美丽心灵去化育人心。人生最重要的战略就是通过明心净心来提升自我的心灵品质,以实现人生圆满觉悟的人生。

余超林致良知-  阳明心学思考录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2019-11-6 周三 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