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冷暴力、语言暴力
前几天看到沈奕斐老师发了一个关于冷暴力的视频,对冷暴力的界定是这样的:通过不跟对方沟通,来达到控制对方、希望对方屈服的目的。
百度百科上说,冷暴力也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许会从许多家长口中说出,而冷暴力、语言暴力的危害远比用棍棒打更大。
小时候家里农忙季节,赶在下雨前,会请人一起把山上的玉米收回来。晚上吃完饭就一起坐着撕玉米的壳,请了邻居帮忙,他们家孩子当然也会一起来。
一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白天跟着掰玉米,晚上还继续跟着撕玉米壳。还有七八个小伙伴一起帮忙,即使已经很累了,但依旧是开心快乐的。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一起唱个歌,一起捉个迷藏,都会笑的前仰后合。
可就在捉迷藏玩的大笑的那一刻,就会有个声音突然出来大声说着。都这么大人了,就知道疯玩疯闹,有没有点自知之明?你好意思吗?
然后就戛停了所有的兴趣和玩耍的项目,小伙伴们都各自回家了。我心里会害怕和不安好几天,怕什么时候又拉出来说我不懂事,说我没自知之明。就会无限循环的想,自己是不该这么开心,不该这么大笑的。原来是自己做的不好,惹的他不开心了。然后就不管有什么都表现得克制和责备自己。
冷暴力、语言暴力于我而言是从开始的莫名其妙到后来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内耗,中间夹杂着对方会回来跟我说话的幻想,然后不断变得自卑、敏感、封闭......
高中时的学习是在县里一个很普通的学校,也没有踏入过任何培训班的门。学习上自己找不到什么技法,如果走特长生还能上个好点的本科,但是父亲怎么都不同意。从小他就对我说过,上学的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只有一次,不允许复读。考不上就不读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看着办。
多么可笑,人家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出早了社会吃亏,想方设法多读点书,也想办法多鼓励和引导。我的父亲唯一给我学习上的话就是,只有一次机会,自己看着办。考得上是你本事,我送你读。考不上,就回家。可回家我能干嘛呢?
有句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的父亲在这点从没为我和我哥考虑过一点远,更别说引导,至少我们都没感受过。
不用猜想也能知道,大学连个入门券我都没拿到。父亲的意思是,那我的责任也到此为止了,是你自己不争气的,怪不了谁。赶在母亲不同意,让我学医吧,专科也行。
八月底的风那叫一个热,感觉吹过脸上都能扇出一条条红色的痕迹。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拖鞋沉重的行李箱,去远离家乡四五百公里的地方求学,陌生且无助,可能也因为不甘心吧,我就不信一个人去不了。
早上出发到下午四点多才辗转到学校,报了名,先要去买所需的东西,实在是不知道路,跑了很远又走了很长的路。到宿舍铺被子,发现其他人要么都铺好了,要么家长正在帮忙。
一切安顿好,给家里短信报平安的时候……
和母亲的对话:
“妈,我安全到了,已经安顿好了”
“好的,安全到了就好,好好休息,好好上学”
和父亲的对话:
“爸,我到了,安顿好了”
“你自己好自为之!”
这信息收到的时候,给我想停止呼吸的感觉,是我又做错了什么吗?难过、委屈充斥着我的内心,这是一个父亲对他孩子说出来的话?他会觉得不妥吗?他会后悔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吗?说的我们关系就此了断一样。
可能不会,甚至后来他说他没说过这样的话。还说就算说过,那也是气头上,值得记恨在心这么久。
可能对他来说不值得记住, 但这话让我很讨厌自己,让我深深的相信自己就是个失败品,深深的窒息感。
如果不是后来的选择,去了梦想中的军营,不知道有没有另外的剧情。
冷暴力真的会影响孩子一辈子,造成的阴影是挥散不去的。冷暴力会让孩子很自卑,冷暴力也很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长期的冷暴力时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走上极端。
很多人可能想知道,原生家庭的冷暴力对我的影响深吗?很庆幸的告诉大家,深,但我走出来了。
在不断的学习中疗愈自己而已,但依旧很讨厌冷暴力、语言暴力。
现在的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哥哥四岁,妹妹一岁半。老公上班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带着娃和公婆住一起。离开了家乡一千多公里的地方生活,以为会远离了冷暴力。直到最近的两次小事件,让我又深深的害怕起来……
事件一:
哥哥从小有点起床气,好哭。这天早上我已经在洗漱间洗漱了,爷爷进房间准备抱他。但是他就各种大哭,要妈妈抱才行。爷爷怎么说了他都不听,并且还拳打脚踢的。
爷爷就没继续抱了,但甩手就说了个“你记住啊,是你不要爷爷抱的,后面可千万不要找我玩啊”。
过了会儿哥哥洗完漱吃完早餐,想找爷爷一起玩儿,拉着爷爷衣服,“爷爷,爷爷”。爷爷说“走开,别找我”。然后哥哥再拉爷爷衣服,爷爷来个“滚”,然后也不管娃的情绪,扬长而去。可能想让哥哥好好想想刚为什么起床就哭,不让抱出来洗漱。
留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哇哇哭起来,但他真的能自己想明白吗?类似的开场和对白,娃经历过很多次了。后面哥哥在不乐意的事情上发火也是说的“走开”,“滚”类似的话。
事件二:
妹妹很想和哥哥玩儿,但哥哥有时候领地意识和保护自己玩具的意识都很强,就是不想和妹妹玩儿。我告诉过他,如果妹妹接近他的领地,他不想带她玩儿的时候,给妈妈说。我会把妹妹抱开不打扰他或者给妹妹拿另外的玩具。
这一次是爷爷骑电动车准备去停,让哥哥帮忙看一下妹妹,保护一下她。但哥哥在那个小台阶上玩儿,可能不想让妹妹也跟着上那个小台阶,就把妹妹推到地上了。
爷爷听到哭声过来,当然很生气。然后就不理哥哥,自己抱着妹妹上楼回家了。当然,爱哭的哥哥又是哇哇起来,“爷爷,爷爷”,爷爷并没有回应他。
哥哥从后面哭着回来,我问了发生什么事情。他给我讲了,然后我就给他说,好玩的当然可以带着妹妹一起玩。如果不想让她跟着,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选择?哥哥自己也说了其他的办法,可以叫爷爷先抱着妹妹,让他先玩会儿。
可是爷爷还在生气着呀,为这事儿,他可以一上午或者一晚上不理哥哥。漠视和不理,生气和区别对待。前一秒和妹妹笑眯眯的,后一秒哥哥要是凑过去他就会板着脸。然后我就会看到哥哥扁着嘴哭着往回走。
是呀!孩子能有多坏的心思呢?难道不值得更多的语言引导吗?不说话的漠视和不理,给到了他压力,让他自己悟出来?
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就是家庭生活,家庭中的语言环境,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能影响孩子一生。能有什么比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
不是矫情,在物质缺乏的年代,大家关心的都是吃穿问题,挨打了挨骂了出去田野里撒个欢回来就没事了。
可现在不是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呀,大家更多的都在关心精神生活是否充足、有意义。
我讨厌冷暴力!这两个事件深深的敲击了我,让我感到很害怕。害怕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冷暴力长大,害怕他们变成第二个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讨厌冷暴力的原因。我被冷暴力过,我深深的体会过其带来的伤害。
也呼吁大家,不要冷暴力、语言暴力解决问题。
它反映的是我们面对争端、面对冲突、面对矛盾的一种回避心态。
我们还是应该直面这些东西,好好沟通,耐心引导!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