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主必赞

读《儒林外史》174|还是义务教育好

2024-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风清不扬81

【原著跟读,欢迎关注公Z号《私想活动》】【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这边县长已经提了明确要求,基层干部老潘负责抓落实。

第二天清早,县长进城回衙门。老潘送走领导,赶紧“飞跑”到匡家,敲开了门就说:恭喜!

匡超人问:喜从何来啊?老潘于是从帽子里取出一个单帖来——古人的衣服估计都没有什么口袋,东西总是藏在帽子里、䄂子里、靴子里。

仔细看县长写的贴子,上面写着“侍生李本瑛拜”。这里“侍生”是明清两代官场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这县长按通常标准应是进士出身,偏远县最低标准也是举人、贡生,但这县长在一个读书的年轻生意人面前还自称侍生,确实相当讲文明有礼貌。

当然,不单是县长,小说第一回里牛气哄哄的时知县也跟王冕送过“侍生”的帖子,虽然那时他不知道王冕的底细,只是因为中央领导提到王冕,所以下意识尊敬。而且不单是人,妖怪也讲究的,《西游记》第十七回里孙悟空缴获的一张帖子上就写着“侍生熊羆顿首拜”,那其实就是黑风山讲文明有礼貌的熊羆精请客时写下的。

匡超人看见是县长的帖子,当然吓了一跳,忙问:老爹啊,这帖子是拜那个哦?

潘保正于是把事情来龙去脉介绍了一番:县长老爷从你屋边路过,正好听见你在读书,就传我去问;我就把你如何穷苦、如何行孝,都跟老爷汇报了;老爷发这帖子给你,说过几天县里考公,让你也去应考,看来是要抬举你的意思——我早就说你气色好,会有贵人相照,你看我没错吧?

这对匡超人来说,绝对是喜从天降。他捧了这个帖子去跟父亲说了,匡太公当然也高兴。到了晚上,匡老大回来,看见了帖子,匡超人把情况说了,匡老大却是不信。这明显是说匡老大之蠢,蠢在时时处处。

过了几天,县里果然出了告示招考童生。前面介绍过,古代想读书,先自学或是私塾启蒙,然后到县里考童生,考完童生再等着省里考秀才,接下来才是省里乡试考举人、国家会试考贡生、皇帝殿试考状元进士之类。

老潘已经交待过,匡超人当然买了卷子去应考——这倒是没想到,考试还要买卷子?看来古代不搞义务教育,学习成本不会太低。想把四书五经买全,就是一笔开支嘛,这儿考试还另有开销。

童生考试考完,县出发出“团案”来,匡超人被录取了。

团案是啥?明日再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