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开始

多年之后,相逢一笑

2024-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半杯残雪

郑重声明: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洋楼矗立着,和周围青砖灰瓦的房屋相比,显得有些突兀。

门前的院坝已经泛黄,野草在缝隙里顽强生长。往外是一块长方形的土地,种菜又种柑橘。旁边长着两棵香樟树,似乎有洋楼高。再往外就是农田,三、五块一直延续到河边。河边无人打理的土地,植物们趁着春天的光景,肆无忌惮的生长、绽放。

洋楼正对楼梯的墙面用瓷砖贴着一幅迎客松。朱红色的大门分左右而开,上端各有门楣,门楣上放着深蓝色玻璃片,左门的门楣留有几厘米空隙,供燕子飞进飞出。

至于房屋的主人,他已乘着东风去了十里洋场,只留下洋楼看守旧时光。走之前找了一位看房人,什么时候来了一位弯着腰、驼着背的看房人,没人说得清楚。也没有人记得他来了多久,或许三五月,或许一两年。日子叠日子,他慢慢地融入村里的生活。熟悉之后,村里人都叫他郑驼背,久而久之,郑驼背成了他的名字。

我喜欢去洋楼玩,不光是稀奇,还有宽敞、亮堂。洋楼进深很长,外面炎热,里面凉爽。厨房和隔壁养兔的房屋一窗之隔,中间由一道排水沟分开。灶台糊了水泥、贴了瓷砖,坐在灶台前伸一伸脖子可以看到一口水井。房屋一楼到三楼装有不锈钢栏杆当扶手,一楼和三楼的栏杆上有不锈钢的空心球。二楼没有装修,每个房间堆着河沙。河沙里面夹杂着小石头、空贝壳,我喜欢脱了鞋在里面走,像牛犁田一般走来走去。

小孩们对郑驼背的背部很好奇,可能是背部太弯曲,明明是大人年纪,却只有小孩身高。平时玩耍时,我们趁他不注意摸一下他弯曲的背部,这个摸了,另外一个又摸。他抓住谁,就挠谁的咯吱窝,被抓住的人在他的手里挣扎且笑得"咯咯咯"。在挣扎着的时候,不经意间闻到他的口气,那是长年没有刷牙的牙齿和没有清洁的口腔,味道不像露天的粪坑,也不像发酵的猪食,是一种极其难闻的味道。

村里人还形容他是"郑百万",因为他有很多民国时期的纸币。我们都很好奇,围着他、央求他。他抵挡不住小孩们的请求,有天从房间提出一个黑色手提包。黑色锃亮的手提包,我觉得很稀奇,用手摸了摸,冰凉、滑溜。他轻轻拉开拉链,从包里拿出几张纸币,又迅速拉好。我看不懂他手里的钱,只看到1后面很多0。郑驼背坐在我们中间,厚厚的嘴唇不停的蠕动,仿佛这钱真值这么多钱。

我有次到洋楼里逛,看到郑驼背水缸的水呈浅黄色,用瓢舀起来似乎又不是浅黄色。仔细地闻,似乎有一点异味。自从发现这事,我坚决不喝他家的水,我总有一种错觉,觉得这水是兔子的排泄物。

那天赶集回来,我泡着好不容易得来的方便面。大人吃着饭,我端着泡好的方便面上桌,这时郑驼背顶着太阳进来了。他手里拿着不锈钢球,寒暄之后,他指着我说“这个栏杆上的不锈钢球,是你弄掉的”。我反驳着,脑海里反复回想。郑驼背的话语像爆竹,而我的言辞像便秘,半天憋不出一个屁。一番交锋之后,形势明朗。大人只好赔礼道歉,送走郑驼背。他前脚走,后脚又是另一场风暴。我实在想不起是谁弄掉的,真的是我吗?我不知道,那天的泡面真难吃!

后来我很少到洋楼玩,总是对它敬而远之。几年后,洋楼的主人回来,郑驼背就消失了。他去哪里了?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

再过好几年,我和家人去隔壁县的宝禅寺游玩。我向大殿走去,看到一个驼背的人在给灯盏添油,心想"该不会是郑驼背吧"!等我上香出来时,我俩四目相对,我笑了笑,他也笑了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