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历史《讲堂社·魏晋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欧比旺的阅读时光。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讲堂社·魏晋南北朝》。我特地选了海顿的《小夜曲》,希望别让气氛边变得那么压抑。
千余字的短文光是分清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东晋,宋,齐,梁,陈这些朝代和建国者都不够。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因其政权更替之频繁,人物关系之复杂,也让大众对这段历史望而却步。所以本次分享也就不赘述政权更替,而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回答我在阅读这本书中遇到的3个问题。
为何被视为大分裂时期?
为何被分裂?
为何会期盼统一?
1.为何魏晋南北朝会被视为大分裂时期?
从政权的角度,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段时期算不上大分裂,毕竟大统一时代如唐宋元明清未开启,谁也不敢断定今后千余年这片土地上的政权会以大一统帝国的形式长期存在。那时的人们回望过去的一千多年,从春秋至晋朝,分裂是常态,统一才是非常态。无论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或是三国鼎立,在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存在多个政权。
所谓分裂时期不在于地理上分裂,也不在于起政权分裂,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其道统的分裂。思想六国为何对强秦指手画脚,不仅在于其强大的军事对中原构成威胁,更在于其出于西戎,民风与中原大有不同,难以被华夏所认同。
同理,南朝对北朝的指点也多少带有道统之争的色彩。中华意识的形成从周开始,民众可以接受天下不是一个政权统治,如战国时期。只要列国还在一套话语行为体系内即可。亦如很多人会说“崖山之后无中国”。犹如当今社会,人们可以接受不同国家的存在,但必须认同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为主流价值,即使某些国家无法做到不到也会宣称做到,比如朝鲜。
2.这段时期为何会分裂?
《三国演义》卷首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精炼的概括了中国历史。难道说中国的历史像是一局麻将,胡了之后在再开一局吗?
古代时期南方多为农耕形式的文明社会,北方为游牧形式的”野蛮“社会”。每当小冰期来临,北方生存状态不佳,游牧民族南下侵略南方文明社会。五胡乱华时期,罗马帝国也遭受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这种说法也被称之为“文明之大锤”,每隔几百年,游牧民族就像是上帝手中的大锤敲打农耕文明一下。从匈奴、、鲜卑,契丹如此,蒙古、满清亦如此。而农业社会也在这种打击下变得夯实。这样看来,上帝不是在玩麻将,更像是玩打地鼠。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孙吴对江南的开发为分裂创造了条件。若不是吴国在南方经营,也就没有后来东晋,宋,齐,梁,陈的出场机会。
三国之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均在北方,统一北方就约等于统一全国了。至于南蛮之地,在地图上画个圈圈就算占领了。东晋衣冠南渡,进一步开发南方,才有后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方对抗的实力。南北朝分裂,并不是将一块蛋糕一分为二,而是中华这块蛋糕在这个时期不断做大,最后出现了两块蛋糕。本书的副标题《中华的奔溃与扩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南北朝不是个黑暗的时代,而是一个融合开放,进取的时代,开僵拓土最高层次不是文明的扩大吗?
3.这些政权为何如此期盼统一?
南方作为文明继承者,统一全国是道统的要求,收复失地理所当然。毕竟我本打北方来不是吗?后世南宋诗人陆游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很好的概括了这点,即为王师就当北定中原。有“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南朝政权宋(史称刘宋)宋武帝刘裕,在422年也就是取代东晋2年之后,便出兵北伐,曾一度收复河南北部,差一点北定中原。
经济开发,文化的发展已经让南方成为中华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魏以后,北朝就开始认为自己是中华的继承者。中华思想的仰慕者北魏孝文帝说:“ 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这哪像是一个少数民族说话啊。
南朝迅速发展,让通过画圈圈占领南方的时代成为历史。加上北朝连年征战,人口南迁,再也负担不起独自防御游牧民族的重担。这让北朝同时面临被更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南方两面夹击的风险。攘外必先安内,统一全国对北朝来说也是情非得已。这解释了为何杨广同学那么勤快地灭南陈,修运河,输血防御北方。北朝著名南征的事件莫过于肥水之战。十六国之一前秦第一次作为少数民族统一北方之后,国家统一战线缔的造者伟大领袖开国皇帝苻坚同志亲率百万雄师南征,最终却败于淝水,谁叫他的对手是谢安呢!
最后,用狄更斯在《双城记》第一句拉一下格调: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笔记参考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川本芳昭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5·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以及费正清、崔瑞德先生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秦汉》《剑桥中国史:隋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