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付宝余额还有5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8828005/78aa1c1b02f09dd9.gif)
吃午餐时间到。
我拿起手机,解锁屏幕,无意识地点开饿了么,一家家店铺随着快速滑动的食指快速出现在眼前。
“田老师满25减5,粥粒香满50减25,要是有人一起拼单就好了,可惜周围这几个程序猿口味都太独特了······”
相中了将要宠幸的那个,我又习惯性地点开美团外卖,看看那家店在美团是不是更便宜些。
“特价餐不参与满减,一共算下来是28,如果点原价套餐,再凑满减,一共算下来能便宜四五块,晚饭还解决了······”
于是,下单美团。
这便是我午餐的日常。
整个学生时代数学没及过格,对数字超级不敏感的我,如今一眼就能看到外卖满几减几。
每天两次从大悦城穿过,除了门口赫然摆着的特斯拉和对面的HM,有什么其他品牌一概不知。去影院的频率也少了许多,书一本一本地多了起来,几年前买的kindle打开频率骤增。
看书,是穷人性价比最高的“消遣”吧。
记得两年前,一位已经参加工作的发小请吃饭,服务员说有团购套餐,我刚想掏出手机来看,发小忽然说:“以前上学的时候总用团购,现在觉得有点麻烦,懒啦,还是算了吧!”
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内心os了无数卧漕,从此心心念念地期盼赶紧工作。如今,我也不用看团购,因为根本没!钱!购!
“毕业租了房子,要养一只小狗”
“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和闺蜜来一次旅行”
“我得用房贷刺激一下自己”
······
养小狗?自己都养不活
买房子?房租能交上也很不错了
唯一实现了一丁点的,就是出去玩了。平时已经如此苦逼了,放个假难道要委屈自己?
喝西北风也要出去浪。
今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做了一个实验,A超市标价100元的东西,在步行15分钟距离的B超市卖50,大多数人会步行15分钟去买,但A超市标价3000元的东西,B超市标价2950元,大多数人不会步行15分钟去买。
我不是庸俗的大多数,省5元我也步行15分钟去B超市买。
大多数人都不再轻易发朋友圈了,就像当初有一刻突然醒悟,QQ空间里绞尽脑汁的那一句“那個少年的眼底有妖娆的霧氣”看起来很可笑。
那些委屈的、寂寞的、生气的、激愤的、灵机一动的所有所有想发泄的情绪,那些已经编辑好的句子,在点击确认发送的前一秒,因“转念一想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而遭到删除。
盛满牛油果、蔓越莓和鲜榨果汁的素色摆盘,压着亚麻灰调桌布,健身大汗淋漓,各种早有耳闻却不甚了解的名人展览讲座,以及威尼斯巴黎格陵兰岛的微信定位和深蓝夜空,这大概是朋友圈观众所看到的全部。
不瞒大家说,我也是这样。既想与理想生活更近一步,又想让自己“看起来很酷”。
可当支付宝告诉我余额仅剩5元时,我在大脑中迅速回顾了长长的欲望清单,然后一项一项删除。
欢迎关注公号:一碗儿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