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的故事今日看点散文

我的看书碎碎念

2017-03-03  本文已影响497人  枫小梦

文:枫小梦

高尔基曾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虽然没有多么精彩,也还算有感动自己的地方。

若是去谈阅读有哪些好处,想必很多人会轻松地就能说出一大堆,或自己所言或引用名家之语,我再去说无非是显得自己无趣罢了。所以还是闲谈一下关于阅读与我的故事。

对幼时的自己,阅读无非是动画的一种延伸,并没有多少的感概;初中时代,恕我才疏学浅,书倒是看了些,不过除了还记得一些名字,还记得一些故事,也不过尔尔。

对自己而言,真正开始看书,始于自己的高中时期。虽然比不得之前有那么多闲适的时光,可有时人是那么奇怪,用到处挤出来的时间去看书,竟觉十分有趣。

(一)

依然记得在高中的一个假期开始读《红楼梦》,读这本书冒出的一个嘈点就是:生字真是够多。所以读完浩浩荡荡的百万著作,字真的多认了不少,还有若干不常见字,拿现在的话说,用这些字来装装学问也是极好的。可是前前后后读了两遍(另一遍是大一还是大二时读的),并没有特别喜欢哪个人物,应该说我是喜欢这个故事大于人物吧。

忘了谁说的,看书要看得进去也要看得出来。曾经有个女子非常痴迷红楼梦,她父母一怒之下烧掉她的书,此女大哭道“还我宝玉哥哥”。我虽不至于那个程度,但也曾是看得进去,出来就不那么容易。所以思绪常常被书里的故事勾着,一遇到伤感的部分即便书放下了,心还念着,让人误会是受了挫折,情绪低沉。

印象深的比如黛玉去世的那一段,傲娇地表达自己的感想的说法是“哎哟我那个易碎玻璃心哦,被伤得那是拔凉拔凉的”。就我个人而言还是一定程度上是支持黛宝配的(至于程度有多少,肯定不会太多,但如果非要配,就觉得他们二人相较其他更合适),不过读到一些情节,多少有些反感贾宝玉从而觉得他配不上黛玉。这哥们的那点同志情节,唉,我勒个去啊,醉了。

又想到那一群十多岁的少男少女一起游玩一起吟诗作对的场景,让人有些羡慕,似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有那么多人可以一起欢度青春年华。

(二)

要是有人问在语文课偷偷看课外书是什么样的体验(标准的知乎体),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我能说只有高一算个好孩子乖乖地听老师讲课,之后的语文课几乎就是自己的阅读课吗?请勿模仿。)。除了时不时要搭上点精力注意下老师外,那是相当的有趣味啊,一来四十多分钟可以看不少内容,二来还能让自己静得下来。至于那些读了书升华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思想的废话就不说了。

还有一件在课上有趣的事就是看着旁边的一个女生打瞌睡,这位也是看书的发烧友,打瞌睡一般就是因为晚上看书又看晚了。这都是属于青春岁月的事了,读大学之后就不存在同桌这种说法。

回归正题,我能这样放肆地看书也全靠自己的演技,既要偷偷看书又要装出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这点上我都要佩服自己。要知道有多少少男少女就栽倒在这上。我呢,现在还记得的就一次正在看《古文观止》的时候被发现了,说来也巧,那节课正好讲文言文,所以凭着几句话就忽悠过去了。

(三)

曾经认为看书掉泪是件和自己沾不上边的事,但是我错了。读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时,我落泪了。文字真实淡雅,娓娓道来,即使也有些非议,但人无完人。挺同意他自己说的话:不完满才是人生。

读季羡林,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大师,不是高高地立在神坛的人。《清华园日记》,不回避一些有点出乎大家意料的文字,让我们发现,就是那个人,也曾经写下粗俗的话,也曾经跑去球场看女生的大白腿。这又让我想起胡适,他也毫不避讳的将写自己学生时代喜欢打麻将的事公之于众。

一代大家季羡林,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从他的文字里,我读到了生活,读到了学习,读到了乐趣,读到了悔恨……那些细语,那些故事,感动着我,鞭策着我,也激励着我。虽斯人已逝,我亦难忘。

(四)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一首《满庭芳》,一个旷达的词人,他,苏轼,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词抒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

情深如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豪放如他“老发聊发少年狂……鬓微霜,又何妨?”;旷达如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柔情也如他“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你可以说他豪放,也可以说他婉约。这就是那个东坡,被贬次数创下记录的东坡。一直贬谪到偏远的琼州,在最后被召返时,却病逝途中,客死他乡。读苏轼,你会感叹,会伤感,会敬佩,也不难理解林语堂用甚至有些偏激的文字写下了《苏东坡传》。

可以说,我因为苏词而喜欢上宋词,然后再喜欢上词。

以上的故事,不过是那些关于阅读岁月里的一隅,却足以慰藉我心。我并不能坦然地说青春无悔,的确,关于青春,我是有悔的。我也无法豪言要是再给我机会,依旧会那么选择。

后来,是书,像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人迷途知返。那些年的好多回忆都和书有关,便可以说记忆和书交织在了一起,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不必去说从今开始,开启阅读的新篇章,在读书中品味人生之类的豪情壮语,而只想道一句:我又回来了。重新做回了爱看书的自己,重新去开始寻觅新的感动……

附记

根据2015年的文章整理修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