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一个中年男人的日常286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阴。
破晓时分,半梦半醒之间,仿佛听到闹钟在响,想到我的手机在客厅放着充电,可能是闹钟响了吧,闹钟响了就6:30了,于是我挣扎着起床,来到客厅一看时间才5:50。躺在床上再也没有睡着。
想起晚上做的梦是那样的真实,单位领导让我给外单位讲课,课堂里坐着外单位的领导和同仁,还有本单位的同事,人微言轻,没人听我讲些什么,大家都在各聊各的天。
这个梦说明了什么?我觉得在我的潜意识当中还是认为要获得世俗的成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有一天一头猪成为了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它坐在讲台上开始嗷嗷直叫,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正襟危坐,摊开笔记本,拿起笔,认真记着它的每一个发音,会后马上进行贯彻落实。虽然这个情节有些魔幻,但是它在现实中一定程度上不断上演着。
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魔幻。
送点点去幼儿园往回走,抬头看见了月亮,弯弯的像把镰刀,像一个笑脸俨然的眉毛,它依然挂在东方的上空,没有要落下去的意思,而太阳还未升起,天边已映出了红霞,而天是褐黑色的。
早上看《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中有一段话让我很向往,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类所有已知的知识是一个巨大的体系,那么心灵的高山地带就出现在这个体系的最高处,他是所有思想当中最抽象也是最普遍的,很少有人到此一游,因为你不能从这一趟旅程当中获得任何实质上的利益,但是就像我们周遭的这一片高山区,他有他自己庄严的美感,所以对某些人来说,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到此一游也是值得的。来到心灵的高山地带,一个人必须习惯不稳定的稀薄空气,还有大量的问题以及各种假设的答案,这种情形会不断的扩大,一直到这个人几乎无法控制,因而迟疑是否要接近他,因为他害怕很可能会在其中,迷失而且永远找不到出路。”
我曾在高山的脚下徘徊,望着通往高山的路,犹豫不决,怕自己迷失在高山区中,最终望而却步。等想攀爬高山时,发现人过中年,困难重重,精力不济。
中午1点20分开始我的半城马拉松之旅。刚跑出不到1公里,便感觉浑身难受,肚子疼,大腿疼,膝盖疼,想要放弃。沿着水库边跑过5公里,蓝天,白云,水景,微微发热的身体,才让我感觉到轻松许多。一口气跑完半马,最后2公里最为难熬,感觉左腿脚面疼痛难耐,跑完回到家中,一口气喝了两斤多的水,一瓶营养快线,走路基本瘸了。忍着痛,做完拉伸,赶快去洗澡,顺便把湿衣服放进洗衣机里进行清洗。
洗完澡劳累稍解,一口气又喝光了一瓶水,光腿躺在阳光洒满的床上,看起了英文悬疑小说,甚是惬意。
跑步时看着美景,思绪漫无边际,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深刻的见解,许多灵感一闪而过,让人惊喜,内心的语言是优美的,是文学的,说出口后就变了味,词不达意,可每当跑完后,这些东西便无影无踪,无处追寻。
晚饭连吃三个饼,喝了一大碗汤,吃了一盘菜,还没饱,又吃了一小块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