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成长励志

中年,是中途镇的停留,还是新旅程的起点?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3人  kiki的时光

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自己即将迎来的生日数字已经到达了35。

这样让我最近不禁开始思考一些关于中年的问题。

中年,意味着什么?

是夹缝中生存的责任与压力,是对生活不自觉的倦怠,还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中年,焦虑的点总有那么一些 

之前看《圆桌派》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对于中年的描述是

说的貌似是我本人啊!如此真实又扎心!说的不是胃哦!是消化系统!

连深夜宵夜都变成广东白粥和汤河粉,才觉得身体没有负担,当串儿都撸不起的时候还怎么自称青年?!

“精力”似乎在生活的各个点提醒你的无力感。

在公婆回老家那段时间,面对刚出场设置电量满格的两个娃,自己本人只能充电两小时,使用五分钟.....

什么夜生活,KTV,晚餐赶完还有下一场的下一场依然能蹦跶得起来,熬夜通宵追剧,所有这些,都这样渐行渐远。你羡慕起年轻人的“精力”,他们凌晨两点还在蹦迪的时候,你满脑子只是想回家睡觉。

蒋方舟在里面说了个故事:

一个沉迷游戏的年轻父亲在一次给小女儿看病发现白血病的时候,彻底戒除了游戏。

年轻,似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逃避现实生活,沉溺在文学,艺术甚至游戏中。而当你有一个更小的生命必须依赖你的时候,你就没有资格年轻了,你只能选择成长学会承担责任,听上去有些悲凉,却是长大的代价。

而80后,在现在公司里充满着活力的都是90后的时候,到处被叫哥叫姐,意味着你应该成为了公司的骨干甚至元老。30多岁在职场最易遭遇瓶颈,而在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年纪或许已经达到了你一个收入和职业曲线的顶端,接下来能否面对一路下滑?还是你紧张到一刻都不敢松懈下来?因为这种被淘汰感步步紧逼。

 这无疑面临的是你情绪上的懈怠和低落。

你时不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和怀疑,是不是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日子是不是越过越没意思了?我还能在大城市拼搏下去么?或许父母说的回归田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山坳中的中年,只能滞留在中途镇吗?  

 

有本书讲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情绪的极致-《中途镇》

“中途镇”来源于英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地位的一本小说——乔治 艾略特著作的《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吴伯凡老师认为译成“中途镇”更贴切。那个小镇上的居民年轻的时候都雄心勃勃 谈吐不凡。可是伴随岁月的流逝,大家都习惯于过一种平庸的生活,很舒适,零认知,就像婴儿在母体子宫中的状态。

比如我们中年开始羡慕的三四线城市的所谓铁饭碗单位,工作轻松 无所事事 旱涝保收。在我们走出校门 步入社会 组建家庭之后,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面对日益熟悉的亲人,生活安逸,日复一日,也很容易陷入这种“中途镇”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让我们对重新适应单位以外的世界充满恐惧,让我们对日益加速发展的世界手足无措,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棘手问题应对方式单一,甚至逃避。

《崩溃》里描述:

毫无疑问,所有的人生其实都是一个垮掉的过程,

但那些引发戏剧性场面的打击,那些来自或似乎来自外界的巨大而突然的打击,

那些被你存在记忆里,承担着你的怪罪,你在脆弱的时候会向朋友们倾诉的打击,其效果的显现倒并不突兀。

另一种打击来自心灵-

那些打击,直到你无论怎么做都为时已晚,知道你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是那样好的一个人了,你才会感觉到。第一种打击来的很快,而第二种发生时你几乎浑然不觉,却终于会冷不丁的发现端倪。

中年,活出下一辈子的兴奋 

那么,我们是不是真的别无选择了?

我们不如把中年,看作一场人生的下午茶时间。

在古代,即便是官记一品遇到父母去世也需要守孝三年,而如何面对这停滞的三年,是否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对前半生的梳理的时间。而曾国藩正是在那三年崛起的。

我们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忙碌,若是人生没有休止符,那么是否失去了另一种美感?

人过中年会发现,有时候在同等的客观条件下,如果是不同时机来处理这件事情,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好与不好,在于你处在什么样的时间点,什么样的位置上。

当你懂得这个道理,其实你还有选择。

李敖对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不懂时,是这样说的:

所以,何必过于纠结自己老与不老?只和现在的自己比,认识人生这个可能低谷的阶段。因为这个山坳,可能是反弹需要的动力,再跳起时一定比之前更好,更不同。

突然想起年轻时最爱的动漫《灌篮高手》安西教练说的一句话: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比赛,一旦放弃,比赛就提前结束了。

中年如同比到中段的球赛,你是觉得还可以奋力一搏还是停留等待比赛结束?你是选择在中途镇住下,还是拿起行李启程?

谨以此文,献给即将35岁的自己!

● ●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