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看胃镜
01
360°看胃镜说起胃镜,您一定不陌生。但要说得清楚明白,全方位360°阐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胃镜能从食管看到十二指肠。胃与食管的结合部位叫贲(bēn)门,胃的出口叫幽门,幽门以下是十二指肠,因长度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拢得名(上图)。
胃镜具有精准的诊断功能。
胃镜前端的高清摄像头,随着内镜医生灵巧的手,将食管到十二指肠一览无余,并把图像传到显示屏及电脑的显示器,看到异常粘膜,采集图像并用活检钳咬下一小块,送到病理科“化验化验”,以便发现早期病变。采集的图像加上文字描述打印出来,形成检查报告。
360°看胃镜胃镜能做以下治疗:
胃镜下球囊扩张术:食管肿瘤放疗后,局部瘢痕挛缩,管腔狭窄,吞咽困难。在胃镜直视下,在食管狭窄部位放入球囊,在压力表的监测下,往球囊注入生理盐水,使狭窄的食管得到扩张。这种治疗应循序渐进,一次注水太多或压力过大,可造成组织撕裂。
放置食管支架或十二指肠营养管:食管肿瘤,食管逐渐狭窄,病人进行性吞咽困难。胃镜可以准确地把食管支架放在狭窄部位,解决病人进食问题。也可以放置营养管到十二指肠,解决病人营养问题,而且食物不会从胃里呕出。
异物取出:鱼刺、干锅鸭头还有枣核,是常见的食管异物。鱼刺容易卡在喉口两侧的“梨状窝”。鸭头骨和新疆大枣的核常卡在食管上段。取异物是个技术活,“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如果导致穿孔,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息肉切除: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在胃镜直视下,置入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收紧(就像马尾yí套知了),圈套器就是高频电刀,脚踏就是开关,瞬间切除息肉,防患于未然。
镜下止血:在胃镜直视下,可以发现出血病灶并通过套扎,钛夹夹闭,药物注射,药物喷洒等方法止血,避免了开刀的痛苦。
胃石碎石:黑枣,柿子,糖葫芦等吃多了容易形成胃石,滞留胃内排不下去,上腹部胀痛,胃镜可以把胃石分割,从嘴里取出,避免了开腹手术。
02
胃镜的检查与治疗,都是为了病人的健康。各种操作都要考虑风险,不能“有困难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以免给病人带来灾难性后果。
做胃镜,应该常规吸氧,监测病人生命指征。
做胃镜前必须严格禁食。有的人尽管禁食了8小时以上,但由于胃动力不足或幽门狭窄,胃里仍有宿食糊在胃粘膜表面,这种情况可能造成漏诊。胃镜检查前2小时禁水。
做活检或治疗,必须停血管活性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等)一周,常规检查血凝四项,以防活检或治疗后大出血。
做胃镜虽然不疼,但心理的紧张和真实的难受势必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对心血管系统是一个考验。高血压病人,必须先控制血压,以防脑血管意外。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包积液,心衰病人不宜做胃镜检查,40岁以上,常规检查心电图。
呼吸,和心跳一样伴随人的一生。做胃镜时,口腔被“占领”,任何影响呼吸的疾病都是危险因素。比如鼻塞,哮喘,大量腹水。
孕妇不能做胃镜检查。
怀疑胃穿孔的病人,不能做胃镜检查。做胃镜需要充气,不然胃的前后壁糊住摄像头,“一片苍茫都不见”。胃穿孔后充气,造成气腹,胃液进入腹腔增加,加重腹膜炎。
360°看胃镜胃镜需要严格的消毒,消毒需要时间,希望大家理解,耐心等待。
03
随着医学的发展,舒适化医疗悄然兴起,要求做无痛胃镜的人越来越多。除了胃镜的禁忌症外,无痛胃镜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胃内有宿食,活动性胃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麻醉后很容易反流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感冒咳嗽病人。半月前得过感冒,气道仍然是高敏状态,麻醉后诱发喉痉挛,造成病人严重缺氧,并伴有大量分泌物,堵塞鼻腔影响通气,为无痛胃镜所禁忌。
贫血。贫血病人红细胞减少,携带和运输氧的能力下降。麻醉药抑制呼吸,更容易造成组织缺氧,除非紧急情况,血色素一般不低于80g/L。
肥胖。肥胖指数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标准是男22,女20,正好是法定婚龄。25~29为超重,超重的人组织耗氧量大,不耐受缺氧,而且超重的人多数睡觉都打呼噜,麻醉后会加重呼吸道不畅,实施麻醉须谨慎。30以上为肥胖,肥胖指数越高,无痛胃镜的风险越大。
老年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做胃镜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代谢麻醉药的能力减弱,再加上麻醉药对呼吸循环的抑制,70岁以上,年龄和风险成正比。
梗塞的病人。原来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病人,择期手术的麻醉须半年后,近来观察,3个月以后实施麻醉再梗塞的风险跟半年后区别不大。
开展无痛胃镜业务,必须配备专业的麻醉医生,麻醉药品及抢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