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901)
今天周日,有时间跟朋友聊天,这位朋友一直处在焦虑中,每天都很忙,也有很多的抱怨,我是想推荐她读书,也想推荐一位老师给她,但她都以自己太忙拒绝了。
不过,她有时间跟我聊她怎么忠于妈妈,怎么为老公、孩子付出,如今怎么想有自己的时间去爱自己,可孩子却一直黏着她让她脱不开身。
我之前会让她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实是直接忽视了她自己的需求。
今天,我先转了念,体会她的需求,然后举了我自己的例子,让她看到我曾经也跟她一样陷入到一个循环里出不来。
我走出的转机出现在我自己反思到自己好几年都用同一个模式来解决问题,结果孩子离我越来越远,也曾想把孩子推出家门,用孩子舅舅的话说:“让她接受社会的毒打,她能很快就长大。”
我要感谢孩子舅舅说这样的话,然后我假设真让孩子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去独立,我能不能安心。
反思的结果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那如何跟孩子住在一起还能相亲相爱,就是我要考虑的问题,“谁痛苦谁改变”。
然后我去看书,去上训练营,学沟通,学心理,先改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言,再学着去看清自己的念头,学着去理解孩子的需要。在面对相同的场景时,还是会有相同的反应模式,然后会警醒、停下来,复盘一下,跟孩子探讨如果换一种方式,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说实话,这过程蛮曲折的,也有过放弃不再继续,把孩子往外推的时候。
好在,每次都能回头。
继续学习、继续修自己。
如今,能在念头刚起时觉察到,然后换个方法去沟通。
面对消失于无形的冲突,会冲它摆摆手说再见。
今天,跟朋友说了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然后回到她的问题上,耐心听她叙述困扰她的问题,引导她去看到她自己做出的选择,还有选择后的心态,还有什么才是真的爱自己。
朋友的回应也给了我力量,她在努力听完后,会说让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我就耐心地等着,不急于解释,也没给什么建议,最后是她自己看到自己可以做什么,做什么对自己更好,同时也有利于孩子。
三个半小时的聊天,落实了一个行动方案,然后在互相感谢声中结束,一点不觉得累,反而是满满的收获感!
谢谢朋友的信任!
祝福她们往后的日子平安顺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