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我的日更计划

妮妮:不要折断孩子想象力的翅膀(028)

2018-04-01  本文已影响1人  妮妮blabla

今天从武汉到深圳的高铁上,有几个孩子说了一路。车上的大人们被吵得不行。孩子家长似乎也没办法。

家长:你快过来,你要是不过来,我就把你的车票撕了。这样你就下不了车。

我的天啊!我猜,这样的处理办法最后很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某天孩子想要爸爸过来,而爸爸过不来时,孩子就会把爸爸重要的东西撕掉或是丢掉。

还有个孩子说:下个万圣节,我要让所有人穿上鬼的衣服,分成两队pk。

孩子爸爸大声说:大过年呢,说啥鬼呀鬼的。说点其他的。

孩子不说话了。

多好的创意呀,如果我是孩子妈,我会问孩子:什么样的鬼的衣服呢?pk什么内容呢?

一个很好的活动方案就诞生了呀。

这件事倒是给我一个启发,下次活动策划时,我也先问下小葵和小兴建议。

前不久,朋友空间发了这样的一条消息:

儿子说:妈妈,我想在星空下睡觉。

我:那你出去睡吧。

儿子:啊!不行,你想冻死我啊

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创意挺好的,就问小葵:小葵,有个小朋友想在星空下睡觉,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让他实现这个梦想?

小葵:可以去暖和的地方,在房子外面摆张床呀。

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小葵:可以睡帐篷呀,雪山上都可以睡帐篷和睡袋,用那种厚厚的,就可以了。

我:还有吗?

小葵:还可以睡在大海边的沙滩上星空呀。

我不停的问『还有吗?』然后我们一起想,当时我们一共想出了十多种方法。我们讨论得非常开心。甚至计划好等她暑假的时候,就带她到海边到星空下睡觉。她很期待。

在汽车出来之前,人们只敢想怎样让马跑得更快一点。

在飞机出现之前,人们不敢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飞上天空。

在手机出现之前,人们靠的是烽火和信鸽传递信息。

甚至在支付宝和微信出来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一天,可以不带钱包就可以出门。

所以,不要被眼前不可能的事情限制了想象力。

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先有想象,才有行动。

很多创意书上说,创意产生的最佳方法是:要有好奇心,要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与思考。

通常我会观察小葵是怎么发现新鲜事物,也会学着用小葵的视角去发现。训练自己。

而对小葵,我常用的方法有这样的几种:

1.结果导向的提问。

如:如果我们想在星空下睡觉,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呢?

这样,问题的重心不再是可不可以,而是怎样办到。

这种练习方法的好处在于:哪怕是小葵偶尔蹦出一个非常不合理的想法,我的回应对她来说是一种鼓励。她会觉得,可能也会实现,只是暂时我们没有发现实现的办法。所以,她就敢想象。

2.故意歪曲,用同音字代替。

比如,有次坐公交时,小葵跟我讲故事。

小葵:狡猾的狐狸……

我故意理解错了,问:什么?脚滑的狐狸?难道狐狸脚上穿了溜冰鞋吗?

小葵哈哈哈大笑。

接着我们讨论出晚上回家分别画一个动物主题的画。

这样练习的好处是,扩大视野。一句话说出来,会不自觉的想有没有其他的同音词。

3.玩身份假设或是地点假设的游戏。

比如,把自己当成外星人,来到这个这个家里,什么都不懂,又不会表达。

或是我们先拿出很多便签纸,然后讨论我们想去哪些国家,再折好,抽签。抽到哪,就假装到了哪。听这个国家的音乐,想象这个国家有什么著名的景点,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有什么样的美食,我们也要假装一一尝遍。

这样练习的好处是,她会从电视,ipad,动画片或是同学那了解到更多国家的信息,跟我一起玩游戏。

梁宁说:看到一个人的恐惧,就基本上看到了一个人的能力所限。

所以每每听到身边有人说『我连想都不敢想』,我都鼓励她说『如果做了会怎样?试试怕什么呢?』

一直很用尽的苛护孩子想象力的翅膀。

希望将来她能成为她想成为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