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
从成都回来,走出候机楼,扑来江南的湿气。
出租车开在机场高速上,想着上午看到成都的烟火气十足的巷头巷脑,都觉得自己在的城市太过熟悉,都不能再让我兴奋。
但是杭州给我的应该是安全感吧。
到家,发现是周三,现在做下帮助刘小君完成flag。

繁华
以前不知道金宇澄,直到小翁朋友圈讲到《繁花》,评价是“红楼梦后最佳”。
找来之后很快看完。仔细想想中文小说之中,红楼之外,似乎也没有哪本小说明显明显好过这本。
前段时间看到新闻说王家卫要把《繁华》搬上银幕。他是可以拍这个片子的,只是不能有所期待,因为不知道哪天才能看到。
王家卫评价,说繁花是一锅太浓的汤。基本如此,所以也没有期待在今天还剩下的一个小时里能够讲清楚。了了说一下,作为一个推荐。
大多数时候,日常生活被认为是最合理正常的:坐高铁去出差,饿了找饭店吃饭,在双十一清空购物车。
偶尔细想,很容易明白日子不是向来如此:中学的时候,幻想好久,才能买一支派克钢笔;一直觉得美国是敌人,那年听到911事件,都还有点幸幸然;小君也和我说,就在十多年前,在大学里买一罐7块钱的大果粒酸奶,是需要下个决心的事情。
我们都是生活在层累历史的地层上。所有观念都是过去观念的积分,所有物质都是以前物质的堆磊。
我的回忆大约可以伸展到89年前后,再早只能看历史和小说了。
《繁花》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49年左右到00之后。是想要知道,但是鲜能找到比较连贯讲述的书。金宇澄上海人,喜好看破但不点破;想说道理不写道理,炭盆里面点起一堆蚊烟散开来;在历史的残忍处,还能无痕切入魔幻情节。所以外国人无论如何是看不懂的。
江南小孩子看着,总是能笑眯眯,笑眯眯。翻完掩卷,心里大约知道,原来我们是这么过来的。
如果是非要问,过日子就好,为什么要知道来路?我也不知道。也就是知道了,更能和世界,和自己和平相处。所谓“理解之同情”。
P.S 原作用沪语写成,改版之后也还是浓浓的上海话味道。绍兴人看来顺畅自然,包邮区之外的同学要看请做好心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