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算法时代,你可能已掉入信息陷阱》
这是幻影的第36篇原创笔记
个人感悟
昨天跟群友聊到了简书平台的改版。现在首页会根据读者的喜好定制界面,挑选出符合他们口味的文章将其展现出来、而隐藏掉很少关注的板块儿。也就是说,首页对不同喜好的读者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界面。那么即使文章被首页收录,也有石沉大海的危险。
对作者们来说,首页已经不像以前这么有吸引力了。读者们选择的余地变窄了 ,除非他们主动去关注更丰富的话题、否则很难在首页上看到完全陌生的领域。试想一下,一个每天都关注美食的人(我就是),怎么可能在首页上看到大量关于艺术的文章呢?这些文章并不是不好,而是因为算法的缘故没有被呈现到我的面前。
如果看美食文看得久了,可能会失去了对其他领域文章的兴趣。久而久之,我的世界就局限在某几个领域中。这就是舒适感。要知道,“舒适感是濒临死亡的特征”。
有两个应对的办法,一个是每天强迫自己去不同的专题搜罗虽热门的文章、拓宽视野,另一个是以游客的身份浏览简书。如果简书不了解我的喜好、也就不会推荐我感兴趣的领域了。
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的同时、也要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惨景。
简介
本次收听的节目是喜马拉雅付费专栏《每天听见吴晓波频道》的《算法时代,你可能已掉入信息陷阱》。
本文由吴晓波在复旦做演讲时遇到的一个提问做引入。提问的学生在一个算法类咨询平台上搜索到了关于强奸案的文章,结果之后的每一天都能搜到大量的相关推荐。她问道,“算法技术和人获取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获取资讯会有两个效应。人们在网上发表观点,遭遇支持和反对,选择喜欢、认同的观点;久而久之就像呆在回音壁的房间里一样——这就是回音壁效应。人们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好像接触的都是事实的真相。
第二个是茧房效应。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订阅、关注,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像丝一样,吐出相同的信息、构成了茧房,将人们封闭起来。算法主动推送所关注的信息,关注的信息得到倍级的增加、不喜欢的不熟悉的被屏蔽在信息茧房之外。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与陌生世界接触的机会。
就连今日头条,这样以算法起家的媒体平台都注意到了信息陷阱。
面对信息危机,我们一方面希望算法的资讯平台进行革命性的技术迭代,让知识面延伸到面、圈层。另一方面要坚决逃离舒适感。
人只有在逃离舒适感之后才会成长。
重点导读
1. 获取资讯的两个效应
2. 算法技术是否会造成“茧房效应”
3. 面对新的信息危机的办法
思维导图笔记
(图片点击可放大)
拓展阅读
1. 回音壁效应
2. 茧房效应
3. 美国信息专家桑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