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会时间管理,做高效教师
今天再次回读了彭小六的《颠覆平庸》,让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时间管理,如何做一名高效教师。
喜欢书中的两句话:
1.让自己的每一分钟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2.对待时间的方式,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困惑
前几天写了一篇《你对自己的成长贡献有多少》,发到群里后,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共鸣:
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又好像什么都没干;
每天都忙死了,却毫无成就感可言;
时间都去哪了?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原来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方法错了......
三步学会时间管理
1.Why——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
基于以上的情景和困惑,我们需要学会管理时间?
想要改变现在这种无序而杂乱的工作状态?
想要让自己变得高效、有条理,让自己成长的更快?
当我们明确了原因和目的,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自律
如何自律?
我的困惑很多,想要改变,然而却总是坚持不下来,每次都是把每天的各种忙碌、各种事务作为托词,导致现在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很喜欢彭小六书中的几句话:“自律源自内心的选择;当你的改变欲望大于享受时,你就会选择自律。”我想应该还有一种意志力,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在坚持中去锻炼自律的能力。
以我为例,最近一直坚持读书和日更,然而三分钟热度过后,就开始了痛苦的煎熬,每天清晨看着滴答清单中的待办事项提醒,让我不断的在纠结,该读书了、该写作了、该更新公众号啦.......,当自己享受点看电视的时光时,也在内心挣扎,任务还没完成呢,就在这种痛苦中挣扎度过每一天。然而一天的最后看着清单中一个个打勾的事项,又充满了成就感和希望。要坚持做一件事很难,但是在坚持中却锻炼了自己的自律和意志力,这也是一种成长。
2.How——怎样才能做好时间管理
彭小六的三字箴言:断舍离
断:专注需要。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去做或者先做,不要被琐碎的事情所干扰;
舍:丢掉多余。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对自己的价值来做选择,有的事情要学会拒绝和放弃、有的事情可以延后、有的事情可以安排别人去做。
我对自己做事要求比较严格,且做出来的质量还不错,所以很多老师觉得委托我做一件事情是秒秒钟能够做完的事情,然而“秒秒钟”的事情也是需要时间去做呀,我又总不好意思拒绝,导致一大堆事积压在我这里花费了大量时间,一天下来自己的重要事情根本没时间去做。
离:摒弃旧我,养成习惯。坚持自律,让好习惯陪伴你左右。我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而是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增加一点学习的自律,让自己不断成长。
图片来自彭小六的《颠覆平庸》3.What——以我的一天为例,做好时间管理
彭小六在《颠覆平庸》中讲了自己一天的安排,也让我试着去规划我的一天。
清晨:
(1)起床洗漱,让自己的头脑清醒过来;
(2)坐在书桌前,查看今天的任务清单(此时先关注个人成长的任务清单,同时清单在昨天已经提前制定好);
(3)一个番茄钟的时间专注读书或者写作(制定计划时一定不要贪多,否则做不完,不利于成就感的养成)
(4) 吃完早餐开车上班
上下班路上:
家距离学校开车需要半小时车程,我就利用上下班的一个小时时间打开“得到”或者“喜马拉雅”来听书,半小时车程可以听完一本书,或者来回一个小时的车程可以听完一集的《晓说》,每天我都会比其他老师多成长一个小时,每天也会在听书中收获知识、提取信息,还会涌现很多想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比如:荆中学子话三国的暑期主题研讨和分享的灵感就来源于《晓说》的话三国。
在学校:
(1)罗列工作清单。用一张A4纸来提前梳理和查阅今天的工作待办事项,也可以随时添加事务。将已知的任务按照四象限的方法,分类整理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事项,让自己一目了然,也就对一天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所掌握了。
(2)确定最重要的事情,专注去做。如果把重要的事情比作“青蛙”,那么就需要我们拿出整块的时间去吞掉这只青蛙,当然如果觉得青蛙太大,我们也可以把它分解,分阶段去完成。前几天接到时老师的“任务”,让我写一下我与彩虹花的故事,三年多来故事太长,哪是三言两语能够讲完的,按照原来的思维,估计这事就以“我是待产孕妇”为由推脱了。然而学了时间管理后,觉得可以把青蛙先分解,每天写一个主题,事情分解开来,明显感觉任务减轻了。
(3)制造屏蔽空间。当我们想要专注去做一件事情时,不可避免的会被各种事情打扰。比如微信响了,拿起来看一会,刷一下,半个小时过去了;比如领导或者同事有任务或者事情安排你,你会拒绝吗?诸如这样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需要制造一个屏蔽的空间先来完成这件重要的事情。
(4) 做时间的精算师。所谓屏蔽的空间,不是一天什么都不干,只“闭关修炼此事”,而是要计算好你做这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或者告一段落,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关闭手机,或者打到静音上专注于此。当领导和同事来找你时,你可以初步告知领导多长时间可以去找他沟通任务或者多长时间后能够帮助同事完成她的工作。这样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完,和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尴尬。
午休:
利用午休时间,处理一些手机上的事务,比如刷刷朋友圈,和朋友、家长沟通交流,回看一下上午遗留的信息留言等,中午放松大脑的同时,也是很好的在网络上交流互动的时间。
下班后:
在上一篇文章的分享中提到过,下班后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陪娃、做家务、看电视;另一种是陪娃、学习两不误,我的选择是后者。
(1)偶尔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然后就是我们的共读时光,虽然她读她的,我读我的,但是我在她身边,就是最好的以身作则的榜样,一个番茄钟的时间。读后她会记录自己的阅读笔记,我会找时间写一篇读书笔记;
(2)如果网络上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会边陪孩子,边戴着耳机听一听,把重要的内容作简要的记录和梳理;
(3)现在正在努力培养自己晚上也拿出一整块的时间来专注学习。比如用思维导图梳理早晨的读书内容或者完成一篇写作,或者完成一次复盘,让自己不断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时间管理和成长状态;
(4)5分钟的时间在滴答清单上制定明日的个人清单。
总结——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精力
三步时间管理最关键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的精力。借助彭小六书中的内容来梳理我们每日的工作流程,会让你更加清晰一天的时间应该如何分配。
(1)收集(列清单)
(2)处理(四象限归类)
(3)组织(执行Do!)
(4)检视(查阅完成情况,在清单中打勾)
(5)复盘(总结得失,制定明日计划)
图片来自彭小六的《颠覆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