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孩子老是麻烦不断?你不知道是因为孩子缺乏这项技能

2019-07-05  本文已影响9人  乡野天堂

教书这么多年,经常会遇见这样的家长:老师,我家孩子昨晚生病了,没做作业,你别批评他,好吗?老师,我家孩子的铅笔昨天丢了,你帮我们找找好不?老师,我家孩子昨天被同学欺负了,你帮我们问问到底是咋回事吧?更甚的,当孩子与同伴发生摩擦时,直接到学校找到对方,不问青红、横加批评。

乍一听,好像没毛病。但仔细想想,这些事孩子能自己告诉老师吗?小学低段,孩子已经可以清楚的表达了,为什么您还要越俎代庖?

孩子平时写作业也挺认真的,书写整齐、格式美观,没毛病啊,咋一到考试就蒙圈呢?看到这家孩子的试卷我也有些吃惊:得分率最高的就是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了,辨字组词、选词填空、句子练习、按课文原文填空,都大量失分。失分最厉害的是阅读和写话。在印象中,这是一位十分用心的小姑娘,一年之前学写字,特别会观察,写出的字跟书上的范字一比,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速度特别慢。一年之后,咋变成这样啦?

统一回复:孩子没有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缺乏独自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思考》正是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的好书。

作者达琳.斯维特兰是执业临床心理医生,专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二十余年。作者主要对社交、学习和情感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另外一位作者罗恩.施托尔伯格是职业临床心理医生,呀莱恩国际大学副教授。

《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指出当下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刻满足。针对这种情形,作者先指明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五种“陷阱”:解救陷阱、火速陷阱、压力陷阱、给予陷阱和负罪陷阱。正是这五种陷阱使我们错失了培养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对此,作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即刻满足

火速陷阱: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关爱孩子就等于迅速满足其要求。他们想要什么,家长就得马不停蹄的奉上。这种做法加强了孩子们对愿望即可达成的预期,他们不愿为任何事等待。这样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改为他一个人服务。

老师正带着大家研究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突然一个孩子大叫:老师,我铅笔折了!老师停下来告诉他:你自己想想办法,大家正在思考,不要打断大家。没想到孩子说:老师,你不帮我!接下来就开始哭闹,好好的一节课被破坏了。

这就是典型的即刻满足型的孩子。不难看出这样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一点耐心,还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非常的自我。

与此相对的是延迟满足,顾名思义延迟满足就是等一段时间再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大多学习目标明确,不会轻言放弃,谨言慎行,不会因一时冲动而意气用事。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

让孩子学会心平气和地等待是关键。

等待,使他明白个人是集体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等待,使他们学会耐心的同时,也懂得了尊重别人,眼里不能只有自己,心里不能只想着自己,还可以促使他学会独立思考。

妈妈正在做饭,女儿跑过来:妈妈这道题我不会。

妈妈:我正在做饭,请你等我一刻钟。你自己也可以再好好想想,说不定再我做好饭之前你已经会做了呢!

由此可见,即刻满足是我们无意识的剥夺了孩子独自思考和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

2. 手机的影响

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开手机了,包括小孩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剥夺了孩子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我所知,现在的手机软件比比皆是,其中一款“作业帮”,想必大家都知道。不会做的题,用手机一扫,答案即刻出来。这样,孩子们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答案了。结果是孩子们仅仅是知道答案而已,遇到类似的题还是不会做,因为答案不是经过自己思考得出来的。不是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的。这样只是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并没有赢得真正的自尊。依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自尊应该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赢得的。这样,孩子能够获得真正的自尊自信,并且希望不断的挑战困难,不断地取得成功并获得快感,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照抄答案只能使思维越来越懒惰,逐渐失去思考的能力。不会思考的孩子一遇到难题只会说:我不会。然后就甩手不干了。他们不是不会做题,而是不会思考怎么做。平时老师讲题,他们只关心答案,不注意学习思考、不学习解题过程。所以一考试,就“原形毕露”了。

前段时间遇到这样一件事,放学后,一位家长接孩子晚了一会儿,没接到,然后就着急地打电话四处询问,真的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没过一会儿,孩子打过电话来,自己走到邻居家了。这是典型的一对即刻满足。孩子看不见家长,没有耐心等待。因为通常情况下,孩子一出校门,家长就应该在的。稍微多等一下,再自己走也不迟。家长看不见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年轻家长自小也是即刻满足吧!生活中的我们太依赖手机了,稍微一有风吹草动,便惊慌不安。如果平时对孩子有足够的教育,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体育活动

小孩子一开始参加体育活动,可能是因为有趣。但我们都知道,体育活动不是轻松的事。它可以培养孩子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品质,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要求大家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了,必须想到整个团队的利益,必须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例如足球,你不可能凭自己的一己之力顺利进球,它需要团队的互相配合。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里是行不通的。队员之间也需要经常相互沟通,你不可能每次都让父母出面。再说了,父母可能缺乏这方面常识弄巧成拙呢!

个人认为集体劳动也是锻炼孩子的绝佳机会。日常的打扫卫生,就很需要分工合作。如果费心思考、计划周到,就可以省时省力。

讲到底,孩子缺乏思考能力追本溯源应该是家长过于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便急于自己动手替孩子解决问题。本文开头提到的几位家长,满可以让孩子和老师直接交流的,却因为自己害怕孩子被老师批评,使孩子丧失了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从小这样,事事这样,会对孩子以后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你不解决问题,就会成为问题。

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会做别做了。正确的应该是,不会做才需要锻炼。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几个女孩子负责打扫校长办公室,可离开的时候把钥匙锁进屋里了,害的一位老师爬窗户给拿出来了。校长也很生气,但我硬是厚着脸皮有给孩子们争取了一次机会。“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孩子们也乐于接受这种挑战。我们先分析了上次失误的原因,然后她们自己想出了很好地应对方法。这样传递出的理念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让孩子学会思考》从学习和社交两方面剖析了孩子们的心理,能够帮大家找到平时生活中孩子表现出的“蛮不讲理”的根本原因,并帮助大家找到解决的方法,是大家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在困惑。不管你是家长还是老师,或者是准父母,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你会明白育儿的关键不是教给孩子们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会一劳永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