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 18日培训日记
全县九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 集体备课及文言文教学 研讨活动
大会分三个议程 :
首先 由主讲老师说课,所有教师 集体备课 ;
紧接着听了两节示范课 ,受益匪浅 ,又一次开启了我上课中曾 困惑过的一扇大门 。原来自己在不停的犯着一个毛病 ,那就是在文言文教学上,往往忽略了课文题目的解说和背景资料的介绍 ,并且在上课过程中 ,减少了很多环节。 文言文教学只剩下根据 注释疏通文意;和解决一些通假字,一字多义 等等关键字词 。对内容的分析却很少 。
第三项是 课后评课议课 。真正领略了教师们 你来我往的评说,精彩至极 ,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
老师们畅所欲言,也指出了授课教师美中不足的几点 。本校校长做了 总结性评价。我们也有所收获 : 首先,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不一致,不严谨, 其次,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说课时没有体现“导学案”的字眼; 三年来,将文言文的重点整理到笔记本,三年后便是复习资料 。
第四项是讲座 。新华中学的教师讲的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及建议 》,结合他自己的教学经验 ,深入浅出地 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教学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她所说的阶梯式读法——初读、熟读、美读。教学策略:
一、在诵读中走近文本,熟悉文本,领会文本。
1. 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
2.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美读:带着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叶圣陶称之为“美读”,我们称其为“感情朗读”。
她还建议老师们将每篇文言文都理解透彻,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她还总结了近三年中考,文言文的出题方式,就是第一小题是实词,第二小题是虚词, 第三题是翻译 ,比如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和“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两个句子,就不断的出现在翻译上 。她还提出,在上《桃花源记》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习近平的小康社会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另一位教师 打柴沟中学的 ,他讲座的题目是《做好文言文教学课外拓展阅读的对策及建议 》。他也分析了武威市近三年考试中考题的方向 。也掌握了一点课外阅读的规律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一下3点—— 1.拓展 与教材 相同题材文章 .2.拓展与教材表现手法相同的文章 .3.拓展与教材 文体相同的文章 。
最后 教研主任做了总结 ,让我们要有课标意识。 文言文教学就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要有清晰的环节,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三句话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一个什么人,写了一个什么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