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说现在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应该一点都不过分。世界变化的速度之快,让太多的人感觉喘不过气来。人类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史,转瞬间被现在快速发展的节奏粉饰得面目全非。生活在这样一个变化动荡,充满不确定感的时代,焦虑是必然的。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会焦虑我们孩子的成绩,作为职场人士,我们会焦虑自己的职业前途,作为企业的老板,更会焦虑自己的企业未来路在何方。前几天听了一个有关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讲座,说现在人类从事的80%~90%的工作岗位,未来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则消息对现在职场中的年轻一代和已经为人父母的家长们冲击何其之大。难道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连最起码的劳动权利都会被剥夺殆尽吗?那我们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从哪里去寻觅?
焦虑的正面价值是让大家有了危机感,危机感的直接结果是让大家明白不断学习和更替知识的紧迫性,有种说法叫做“现在社会唯一不变的事情就剩下学习”,学习成了很多人毕生的必修课。就连我们的孩子从踏入小学的那一刻起,也会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色彩斑斓的童年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围上了灰色的学习帐幔,大量的补习班和课外作业所产生的最大的效果是缓解了老师和家长的焦虑,但却无情地剥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能否让我们到达我们所期望的彼岸,能否让我们摆脱焦虑对我们的折磨。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最可怕的功能就是它强大的算法,我们企图跟人工职能比智力就犹如我们自己跟高铁比速度一样可笑。我们一辈子所学到的知识不如人工智能顷刻间更新的知识量。那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人类还剩下多少竞争优势可以炫耀?思来想去,我觉得在理性层面未来人类几无胜算可言,只有人自身智慧所独有的创新能力、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却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相对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的这一代孩子们,我们是幸运的。虽然那时的儿童时代物质还很贫瘠,但在精神层面上却是快乐的。我们每天都会呼吸到大自然的泥土气息,会感受四季交替在大自然身上留下的痕迹,会因为受伤的小鸟不能飞翔而黯然落泪,会抬头仰望满天的繁星而去思考浩瀚宇宙地球是否是孤单的一员。。。。。。而我们所享受到的这些,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很难享受到了。其实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有这世界上最纯净的感官,他们的感觉尚未受功利污染,也尚未被岁月钝化。但很可惜的是,孩子们的创造和艺术天赋正在被作业、补习班以及快餐文化的信息所淹没。面对现在的孩子的成熟和理性,我更怀念自己儿时的单纯和无知,因为这至少让我对未来保持了一份想象和好奇。“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本应该是上帝留给我们童年时代最可贵的礼物,千万不可过早地让他们丢失这件礼物,迫使他们把事物简化、图式化,无暇感受种种细微差别。当概念取代了感觉,我们自然就很少看、听和体验。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的人生乐趣。记得马云说过:“如果再不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你们的孩子将来很可能找不到工作”。这是残酷而真实的提醒,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去反思。
对于成人的学习,我倒希望大家在关注技能提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新的思维模式学习和人生智慧的思考,因为这是人类能够独存的不被人工智能打扰的领域。人工智能毕竟是西方工业化文明的产物,它只会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丰富和便利,却不能填补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济群法师曾说:“人类对知识、智能的更新日新月异,但对自身的认识和优化却止步不前”。这样智能越先进,人自身的问题就会越多。要想让人工智能回归为人类驾驭的工具,那使用工具的人就非常重要。否则人工智能的工具一旦被心理扭曲的人掌握,那它也将成为人类毁灭自身的武器。
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当代学者周国平说:“现在的人们,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那如何才能让我们上够得着天,下接得着地呢?我想多花点时间和自己的亲人去虔诚接受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安住当下体悟世间真情吧。当然如果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先贤们的思想就更好了。因为你会发现,在这个知识更新飞快的时代,唯有这些先贤思想家门的思想,几千年依然璀璨光辉。
(作者:卫小奎 企业资深培训师、基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人性化管理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