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说明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55人  乐土灵雨

一.重要性和实用性

想一想最近我们和配偶、同事、朋友、孩子之间出现的一个问题,问题解决之前的感觉,是焦急、担心、生气、沮丧吗?

如果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是放松、开心、骄傲吗?随着时间推移,你是否觉得自己无能并且无助?

这就是孩子们在无法成功解决人际关系时的感受。

研究表明,如果在学龄前学过这些技巧的孩子,跟没有学过的相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表现出来的冲动行为和压抑行为都会减少。

那些受过训练的孩子,即使是一年级的孩子,她的学习成绩也会更好,如果孩子能够学会处理典型的日常问题,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冲动、内向、好斗等等。

这些行为在将来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一些行为问题,比如说精神疾病、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为、学业失败等等,而且过分内向的孩子以后可能会变的孤僻、自卑和抑郁。

不光是学龄前和小学的孩子,尤其对8到12岁的孩子,他们的这个阶段更是需要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帮助,比如说孩子长到10岁左右,什么能帮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正确选择呢?当然不是口号,而是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教会他们掌握一套具体能力,让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

现在的孩子跟过去的孩子相比,身体上成熟的更早,行为情感上问题急剧增多,功课上难度提前了一两年,跟上一代人比社交能力也是更有挑战,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同龄孩子越来越了解,这个时光是人生中特别重要的。

所以,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他有一种我能行的态度,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他由于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功课上,学习成绩可能会更好。

他能够有助于化解减轻来自老师、朋友、父母等等的环境的压力,有助于他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任何年龄的人都会有因为有一些日常冲突和未满足的需要或欲望而产生的典型问题。

任何时候学习“我能解决问题”方法,都不算太晚。

很多育儿技巧是从父母入手,而“我能解决问题”是同时关注孩子的技巧,培养善于思考又能解决问题的孩子。

25年来,成千上万学习过的孩子证明了这个方法是成功的,还获得了几项美国国家级的奖励。

二.可以学会的能力

3-7岁

在遇到人际问题时,思考该做什么

思考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

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

判断一个想法好不好

认识到其他人也有感受,并且会考虑自己的感受

8-12岁

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

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

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考虑后果

分布计划

三.游戏大纲

建议刚开始接触解决问题法时,一次只集中于这种方法的一个方面。

循序渐进的方法,对父母和孩子都有益,双方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交谈方式。

3-7岁的游戏方案

第一周:熟悉概念

第二周:理解他人的感受

第三周:更多的字词游戏

第四周:真正学会解决问题

第五周:考虑后果

第六周:综合运用

8-12岁的游戏方案

第一周:情感字词游戏

第二周:学会倾听

第三周:解读可见的线索

第四周:思考多种解决办法

第五周:学会考虑后果

第六周:培养制定分步计划

第七周:综合运用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