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语文 语花

大象作文:什么是素材2

2020-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苹果树

本文选编自“大象作文”全国群。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素材:摘树叶。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经历”着无数写作素材,但是,却在写作的一瞬间,会发现没有“素材”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组关键词:经历和经验。

核心观点:经历,不等于经验。

第一个点是,每个生命都有经历,但只有被意识之光照耀过的那段经历才有可能成为经验。【话外: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读三遍。】(相关具体内容,见上篇)

第二个点是,只有足够合适的背景呈现时,那一束光才能被看到。

这是一个知识背景的问题。什么要提知识背景,是因为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觉察,从发生过程的角度来看至少可以分两种:相对主动和相对被动。比如说:小瓜同学骑自行车从上海到平湖,路上遇到爆胎了,这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写文章的时候都还意识到,而且愿意写进去。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事情太过重大。

【比如说,蜻蜓妈妈孩子这篇梅花岭的冬天,去梅花岭这件事,体验太愉悦了,对孩子而言,这事情很重要。】

情绪上体验获得,身体上的都能体验;劳累的程度,让他都无法抗拒,整个身体的能量由下往上冲破了脖子,直接为自己的脑袋意识到……可以说,这种意识之光是“被动”照耀上去的。

但是我们希望这一切是主动的。

主动,是有条件的。

一个条件是孩子有觉察的能力,但还有另外一个前提,并不是有觉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把这个经历,写出一篇学校老师满意的文章,或者说因为觉察而能够成为妈妈爸爸希望他成为的有思想的人。

那这个中间我们差了个什么呢?

我理解是:还需要有一个知识背景。我们接着分享。

上文接:大象老师认为:还需要有一个知识背景。【以下是大象老师上海地区第期家长陪伴术沙龙部分实录】

比如说,我们今天现场小朋友每个人倒了杯茶水,然后说:哇,奇怪,今天写作文就写这杯水。

韩寒就可能写《杯中窥人》了,而其他小朋友可能就很抓狂。

但是你会发现,假如我们都像Eric妈妈一样懂得茶道,那我们是不是更可能会有这敏感度,来写这篇文章。

如果老师在上这个课之前,用某种合适的形式帮助小朋友建立对茶的一个理解,让他感受到,嗳,好有意思哦。

找到这种感觉,然后再进入到这个课堂里面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这个经历的背后设置了一道背景。

如果说,只有被意识之光照耀过的经历才有可能成为经验。

那么有足够合适的背景呈现的时候,那一束光才能被发现,被看到了。

只不过,这种意识之光是“被动”照耀上去的。

这是大象老师从浙江海宁带回来的蚕,与孩子一起展开写作话题的场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